石语经典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2/19 15:47:06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玉
玉的来历:《山海经》《轩辕黄帝》均说,皇帝是历史上“首用玉者”。可见玉文化在舜帝时,就非常受重视。玉在我国是历代帝王治国安邦圣物,据《史记》记载,禹当上首领,有一次召集各部落首领在会稽山(洛阳地区的名山)集会,实际上是朝贡,要求各首领带玉前来,一位首领来晚了,禹勃然大怒,将其处死。可见当时帝王对美玉的重视程度。
玉者王也,自古王者爱玉,在王字腰间点一小石子,成为玉字。玉的最初文字是“王”,子曰“一贯三为王”。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而参通着‘王’也。玉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在古代人们把玉作为君子的化身。
东汉古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提出玉的定义,他指出:玉即石之美者,它本身包含有五德,即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拔,洁之方也。(勇是宁折不弯;洁是真正,清白)。这五德简称为仁、义、智、勇、洁。
老子云:圣人被褐怀玉,不同于常人,这里的“玉”比喻“圣人”,具有得“道”的大智慧。
缪琳,琅玕在古代皆称为美玉,许慎云:琅玕似珠者。《尚书》有云:以缪为美玉,琳为美石,缪琳为美玉名,优美珍贵的美玉。梁武帝游七山寺云:禹穴之缪琳。张衡的怀音赋云:情有重于琳球。《夏记本》第二贡物有磨磬的砺石,砮镟石,磬石等。贡物是成为缪(球)的美玉。带有青色的琳玉和称为琅玕的玉质美石,禹治水有功,于是黄帝赐禹一个玄圭,向普天下宣布大功告成。天下从此太平共享了。
博物志曰:石者金之根甲。古人视金石为同类,次金第三,意思是石为第一,金为第二,其他为第三。玉石之说:“以美石为玉。”这是远古先民对玉的认识。
美石
美石的名字最早出自《山海经》:“独山之下多美石。”据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魏明帝时,取太行白色石英岩石建“海日天渊池”。景阳山是用人工美石垒起来的。唐代郑维《古石赋》称:“博望侯周游天下,历揽山川,寻长海于异域,得美石而献武帝。”这说明汉武帝也非常喜爱美石。
陨石
陨石在古时叫安王石,据《矿物志》记载,舜时十有一日巡此狱诣大茋山谷,值大彐不能进而遥祭之,忽庙之后飞一石,冉冉而坠帝前,各曰:“安王石。”实际是天降陨石,处于对舜帝的敬仰说是“安王石”后建庙祀之。天上飞来之石为陨石,这应该是我国有史以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第一枚陨石。
顽石
顽石见于《日下尊闻录》:“宇宙间石最顽,而象形象物,往出人意表。”在先秦时代,民间就有收藏奇石,癖石者,往往被视为愚人,因此,愚人也叫“顽石人”。
在南京莫愁湖《太湖石峰》题词,“顽石莫嗤形象丑,娲皇曾用补天功”。红楼梦《石头记》中:“天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说的是贾宝玉前身是一块补天的“顽石”。
(作者:吕欣欣 责任编辑:明媚)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