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河洛览胜】众说纷纭“真子飞霜”
【河洛览胜】众说纷纭“真子飞霜”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7 15:23:51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名称:真子飞霜镜(人物故事镜)形状:八出葵花形。直径22厘米,边缘厚0.7厘米,重1240克。 出土时间:2009年。出土地点:洛阳。收藏单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真子飞霜镜多出土于唐与五代的墓葬中,因刻有“真子飞霜”四个字而得名,江苏、浙江、湖南、辽宁、陕西、福建、河南等省皆有发现,所以流传地域很广。铜镜背面下方是一个莲花池,池中莲叶上有一乌龟,这乌龟就是镜钮。镜钮左侧端坐一抚琴男子,右侧是一只起舞的凤凰,上方是祥云托月。
                
    您看,这人、凤、莲、龟、云、月……内容挺丰富吧。这还没完,咱们再看绕镜一周的铭文:“凤凰双镜南金装,阴阳各为配,日月恒相会,白玉芙蓉匣,翠羽琼瑶带。同心人,心相亲,照心照胆保千春。”从文字内容看,这段铭文不仅歌颂了同心人的真挚感情,还顺带夸了铜镜铸得精美。结合这面铜镜上的铭文以及图案,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面唐代常见的婚嫁镜。


                
    那么,问题来了,“真子飞霜”这四个字怎么理解呢?历代学者给出了不同答案。有人说,真子是人名,飞霜是曲名,真子坐在林中弹《飞霜》;有人认为真子是“真孝子”的简称,讲的是西周大孝子尹伯奇被后母构陷,被父亲放逐于野的故事;还有人认为弹琴的是司马相如,对面起舞的凤凰暗合了他弹的曲目《凤求凰》;就连日本学者都发表了意见,他们将此镜称为伯牙弹琴镜,认为可能与道教思想有关。
                
    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洛阳文物学会原副会长孙维琰则认为,镜中弹琴之人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嵇康是善于弄琴之人,古画中有他坐在竹林中弹琴的情景。关于嵇康的传说不少,嵇康和洛阳也颇有渊源,至于他在死前弹的《广陵散》,更是成了千古绝唱。

    从神仙,到孝子,再到竹林七贤,无论哪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看来,“真子飞霜”的故事还将继续。
                

(作者:李砺瑾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楚汉逐鹿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