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唐代诗人张继眼中的白马寺
唐代诗人张继眼中的白马寺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1/3 16:52:54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张继《宿白马寺》。

    提起唐代诗人张继,很多人会想到他的代表作《枫桥夜泊》。少有人知的是,张继曾到过洛阳白马寺,还写下一首题为《宿白马寺》的诗。
    张继,湖北襄阳人,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进士。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到张继生活的唐代,洛阳白马寺已历经近700年风雨,所以张继发出“白马驮经事已空”的感慨。
                
    在张继考中进士后的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和其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范阳,发动旨在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即安史之乱。当年十二月,叛军攻陷洛阳。安禄山在派兵西进的同时,于公元756年在洛阳称大燕皇帝。 安史之乱给洛阳城造成巨大破坏,白马寺也未能幸免。从《宿白马寺》可知,张继夜宿白马寺当在安史之乱之后,白马寺的僧舍应是倒塌了,不得已,张继只能住在白马寺的茅屋内,感受“萧萧茅屋秋风起”。
                
     对比《宿白马寺》和《枫桥夜泊》两首诗,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两者写的都是秋天,前者为“秋风起”,后者为“霜满天”;两者均写到夜晚,前者为“一夜雨声”,后者为“江枫渔火”;两者都写到愁苦,前者为“羁思浓”,后者为“对愁眠”。
                
    值得玩味的是,《枫桥夜泊》被称为千古佳作,不仅使张继名扬古今中外,而且使寒山寺名扬古今中外,《宿白马寺》却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未能发挥张继的名人效应。洛阳白马寺应向寒山寺学习,将“张继效应”发挥到最大化,为释源、祖庭扬名助力。
                

(作者:余子愚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