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宰相陈村宰相多
宰相陈村宰相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24 9:33:52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数:

 “一门三宰相四进士,父子四人同朝为官,忠孝两全,皇帝亲笔题字‘崇孝寺’……”这些都是新郑市郭店镇岗时村的宰相陈村的历史故事,而今,虽时跨1000多年,村民们依然代代传诵,并以此为荣耀。

 从新郑郑新快速通道郭店镇段向东不到四里路,就是宰相陈村,村口玉米地边上一块刻有“宰相陈村”字样的石碑格外醒目,早已等候在此的陈永欣老人热情地给大伙做向导和解说。

 据陈永欣老人讲,宰相陈村自宋朝就有了,全村170多户、800多口人,全部姓陈,都是北宋宰相陈省华的后裔。陈省华有三子:长子陈尧叟、次子陈尧佐、三子陈尧咨,史称“三尧”。之前,因父子四人皆为进士,故称“一门四进士”;之后,因陈省华、陈尧叟、陈尧佐都曾任宰相之职,又有了“一门三宰相”之说。数年后,陈省华卒后安葬,“三尧”也随之长眠于其墓旁。为表达敬孝之意,陈家后人临墓而居守护祖先,久而久之形成村落,被世人称为宰相陈村。

 听着宰相陈村的历史,记者一行人便到了一座高大雄伟的石牌坊前,而自右至左两根石柱上分别刻有“一门三相两状元”、“四世六公八进士”的对子。穿过牌坊便步入8米宽、224米长的神道,两侧依次站立着栩栩如生的石人、石羊、石猴、石马、石虎等20多个,间种松柏,颇为壮观。再走过神道中部的小桥,高10米的神道碑便矗立在众人的面前,碑文有损毁,但欧阳修书写的碑文依然气场十足。

 神道碑北100余米处有一座寺院,乃是受过皇封的崇孝寺。陈留库告诉记者,崇孝寺建于宋代,原名“报恩寺”,是陈氏家族供奉和祭祀先祖用的祠堂。相传在陈尧佐为父守丧期间,黄河决堤于滑县,宋仁宗决定让陈尧佐完成堵堤的重任。最后,经过一番努力,陈尧佐戴孝奉旨成功堵堤,皇帝为了表彰陈尧佐“忠孝”两全之举,御赐在其父陈省华墓区建“崇孝寺”,并亲笔题写寺名。

 穿过门楼,记者到达了寺院的大殿,殿门内的神位两侧上方分别写着斗大的“忠”、“孝”二字,来展示这个耕读世家的家训。大殿内东西靠墙的供桌上,供奉着陈氏列祖列宗的牌位。牌位上方是精心绘就的“二十四孝壁画”。

 离开大殿,绕至殿后,可见陈氏家族奠基人、陈氏一门辉煌历史肇造者陈省华夫妇的墓地。陈省华出将入相,为官数任,造福八方;夫人冯氏出身书香门第,理家有道,教子有方,使三个儿子全部金榜题名,可谓震动古今。据说,夫妻二人的事迹还被编成四折杂剧《陈母教子》,供后人瞻仰和学习。

 “宰相陈,人地灵。石生像,列队迎。陈公碑,傲苍穹。崇孝寺,皇上封……”这是一首流传在宰相陈村中的老民谣。伴着老民谣,追着时代变迁的脚步,今天的宰相陈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依然临墓而居的陈氏后人,生活富足,家业兴旺,崇孝寺门前的小广场也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作者:高 凯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关公与官渡寺
下一篇: 少林寺名的来历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