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少林寺名的来历
少林寺名的来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24 9:31:23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数: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它的一花一木皆有传说,一砖一瓦都有来历。位于嵩山西麓的“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其名在民间就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说,南北朝时期,一年六月,有三个人从南、北、西三条道登山,观看有“二十八变”之称的少室山奇景。从南山道登山的是一个阴阳先生,年过六旬,白发银须,身穿绣有八卦图的长袍,手持一面罗盘镜,口中常说“甲子丁卯”;从北山道登山的是个和尚,面如红枣,满面胡髭,手拿一杆八尺槊铲,项挂佛珠,嘴里念叨“阿弥陀佛”;从西山道登山的是个财主,秤锤鼻子,山羊胡子,唇齿不离“招财进宝”。三人行至一个山坡,远远望去整个山头留有一片白雪,走近看时却是一片绿树丛林,松柏遮天,竹梅相衬。惊得三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各自从原路返回了。

 下山途中,三人各作打算。阴阳先生想把祖茔迁去,占领风水宝地;和尚想把寺院建在那里,好传经说道;财主想在那里建宅立院,图个财运亨通。

 和尚睡到半夜,再也合不上眼了,映着星光走回去,他见有两棵并肩长的高大柏树就停下来,脱下一只鞋,埋在两树中间算是记号,走了。阴阳先生等到鸡叫,起床上山,见有两棵翠柏,就折了树枝,深深插在两柏中间才离开。太阳出头,财主来到两棵柏树前,见柏树中间竖着一根棍儿,就把头巾解下来,缠到木棍上,然后下山。三天后,他们三个都说这块地是自己的,就争吵起来。此时孝文帝游嵩山正好遇上,问起根由,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孝文帝听后,说:“巾在棍头缠,理当棍插早;棍在鞋中竖,应是鞋先埋。”就这样,这块地归了和尚。和尚谢过孝文帝,请求赐封寺名,孝文帝说:“山为‘少室’,双柏为‘林’,依山(取‘少’字)建寺,铲‘林’破土,就定名为‘少林寺’吧。”

 至今,少林寺名来历的这段故事还流传在民间。

(作者:连 航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宰相陈村宰相多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