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北窑湾里藏“龙窑”
北窑湾里藏“龙窑”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11 14:57:09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数:

 国庆时节,从连霍高速到巩义,很多游人都会到杜甫故里去转转,如果你再向周围村民打听,附近还有什么值得看的去处时,他们多半会推荐你到“龙窑”看看,那里有很多故事。

 “龙窑”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北瑶湾村的洛河左岸,依山就势,有五孔大窑,历史作为“船坞”而用,是当年为光绪及慈禧准备停龙船用的,因此就尊称为“龙窑”。

 记者来到“龙窑”已是中午时分,北瑶湾村间土路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村民,但只要上前向他们打听“龙窑”的方位,他们除了会热情地告诉你如何如何走之外,还会给你讲一大堆“龙窑”与“慈禧”之间的民间传说。

 由于伊洛河河道变化,“龙窑”周围已经没有水,当年的“船坞”已然成为五孔窑洞,但窑洞里的清砖还是让人感觉历史的厚重。与记者随行的巩义地史专家姜海宽告诉记者,“龙窑”历史不太光彩,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同光绪仓皇逃到西安,次年,慈禧同光绪要回北京,经过河南府。为此,巩县修了道路,搭了黑石关舟桥,又分别在黑石关、县城、官殿修了三处行宫,怕慈禧从巩县乘船,又在洛河边上打造龙船,建造船坞。

 “为了造龙船,集中了河南府许多能工巧匠,并由巩县组织专人负责督工。” 姜海宽说,龙船共有五只,船体用料是槐木和楸木,不用其他杂木。船板厚4寸,船体前安龙头,后安龙尾,高约一丈六尺,二层楼阁,船楼是雕梁画栋,装饰华丽。造船的同时,又在洛河岸边修筑五孔大窑,停放龙船,俗称为“龙窑”。

 姜海宽说,据巩义史书记载,整个窑洞全部用砖砌,窑门两复两券,用特制的砌花砖装饰窑门拱券。中间窑门上雕游龙和牡丹花卉,两边四孔雕凤凰、牡丹、蝙蝠图案,图案雕刻得异常精致,栩栩如生。然而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剥蚀,由于洛河改道,河滩淤积,窑内淤泥近3米,窑门也淤入地下,拱顶离地面也只有一两米高了,经过“文革”,拱顶的砖雕几乎全被砸毁。昔日高大雄伟的船坞,如今已长埋地下了。

 “明清时期,巩县船运业发达,北瑶湾可是远近闻名的渡口,在这来往的船只经常有千只之多,但随着战争和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巩县的船运业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北瑶湾没有再得到新的发展机遇。”站街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窑”与杜甫故里一样,都是历史财富,将来会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保护修护,并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作者:覃岩峰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华北体育场旧址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