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体育场旧址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10/11 9:45:1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龙亭公园北门对面有一座建造形式独特的门楼,它就是曾经举办过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的华北体育场。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后,开封市文物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登记认定,申报公布其为第五批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北体育场原名为河南省公共体育场,因1932年曾在此举办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故名华北体育场。1930年召开的华北体育联合会形成决议: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于1932年在河南举行。经呈请当时河南省务会议拨专款20万元作为体育场建筑费用,并组建了筹建委员会,齐真任委员长,万舞、张钫、张静愚、张迁休、刘耀扬、张斐然、谷毓齐、申大礼任委员。1931年开始建造,当年9月落成。华北体育场占地面积8.19万平方米,由田径场、球类场、八级看台、办公大楼及南大门等组成,初名河南省公共体育场,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体育场之一。1932年10月10日至13日,第十六届华北运动会在此举行,参加比赛的有来自河北、陕西、山东、河南及北平(今北京)等10省4市共708名运动员。开封选手在此运动会上共取得男子200米、400米和女子标枪、垒球掷远等4项冠军。华北体育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设施毁坏严重。1949年后,其被更名为河南省体育场,1954年河南省政府由汴迁郑后改为开封市人民体育场至今,1981年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排球决赛曾在此举行。
华北体育场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规模庞大的体育场所,现仅留存南大门。该门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为四柱三券砖混结构门楼,券门上有砖砌主楼和次楼,主券门上主楼高约8米,门额灰塑题额书“开封市人民体育场”八个大字,大门建筑规模宏伟,形式壮观,为全省少有的民国时期体育场所建筑。
(作者:李建新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