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寻找三眼井
寻找三眼井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9/3 10:08:1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我的理解中,有井的地方应该有一片开阔地。不需要特别大,但应有两三扁担的距离。因为井是地之心、人之心,是人们最容易聚集和辗转的地方。印象中,我老家门口的那眼老井周围就很大,不但如此,此井旁边还生长着一棵古老的国槐,粗到两个人都抱不住。当然,在古槐下老井旁也有许多故事。

    可是,当我走进三眼井街寻找那三眼在开封久负盛名的老井时,一切都出乎我的预料。这是一条狭窄的街道,与其说街道倒不如说巷子更好。它太窄了,窄到只能通过一辆小型三轮车。如果此时迎面过来一辆自行车,那骑自行车的人就必须贴壁而立进行避让。

    我是在一个微雨过后的周六走进这条街的。从南端进入的时候,放眼向北一望,我竟然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因为怎么看这条街都像一条死胡同。

    我这个人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寻找,尤其喜欢寻找那些蒙尘的古老记忆。比如,一砖、一瓦、一井、一桥,总想在其背后寻找些故事。我始终认为,古人比较接地气,古人留下的东西都是从极深的生活后面打磨出来的精华。因此,在进入街道后,我总感觉目光不够用,生怕一不小心漏掉了什么。其实,我也知道,从宋朝到现在已历经千年,千年的时光,且不说物换星移,单就时光的尘埃就足够厚,要想立刻寻找到来自宋朝的老井谈何容易?

    开封是个易于沉淀历史细节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即便古老的东西已经不在,但它的名字还在,它口口相传的故事还在。相对于外面热闹的鼓楼复建工地,我越发感觉那残旧墙壁上的“三眼井街”四个字的重要。因这是一条线索,是一条从宋朝迤逦而来的不可多得的线索,也许这条线索会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贯穿。

    沿着三眼井街继续北走,每迈一步,就感觉离老井近一些。事实上,资料也是这么说的。“宋代该街北部有井,井口盖有石板,石板上有三眼井口。故称三眼井。”《汴京遗迹志》说,三眼井在鼓楼东街之北,井口一石而三眼,故名。《宋东京考》云:“此井在安业坊,而安业坊就在鼓楼一带。”但资料上说的都是轮廓,井的具体位置在哪?现在还存不存在都没记载。

    在三眼井街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拐弯处,我忽然停下了脚步,我感觉来自宋朝的老井就应该在这里。因为,站在拐角处无论南望还是东望,只有这个地方最开阔。如果估计不错,这里应是这条街的街心。根据井乃地之中、人之心之说,三眼井大抵应该就在这里。当然,这只是我的判断。

    三眼井街的东西向很短,大概只有50米。出了这50米就是文殊寺街。文殊寺街也是一条老街道,它源于明代,南北走向,长300米,是三眼井街南北向长的一倍。如果站在高处俯瞰,三眼井街和文殊寺街组合一起,就是一个英文小写字母h。从这个连通的意义上判断,三眼井的位置也应该在该街的转角处。

    其实,寻找三眼井,我并不完全在乎能不能找到其具体位置和实物,我在乎的是其寻找的过程和意义。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核心和坐标,这个核心和坐标即是城市的中心,也是这个城市的精神高地和人气聚积地。开封的核心和坐标在哪里?在鼓楼。鼓楼的核心又在哪里?或许,就在滋养鼓楼民气的来自宋代的三眼井里吧。

(作者:李效战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古城千年中轴线
下一篇: 外马号街拾遗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