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怀才不遇的诗鬼李贺
怀才不遇的诗鬼李贺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8/25 10:10:5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李贺(公元790年—公元816年),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洛阳市宜阳县)人。他的诗作想象非常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被世人称为“诗鬼”。

    李贺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先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郑王)。由于不是嫡系,加之武则天执政时期大量杀戮、残害唐高祖的子孙,到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时,李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 李贺自幼才思聪颖,7岁便会写诗,被人们称为“神童”,18岁时就已诗名远扬。韩愈任河南令时,李贺曾前往拜见,得到了韩愈的赏识。

    由于年少有才,又被韩愈赏识,李贺本可早早参加科举考试,从官为政,振其家声。但在李贺还不到20岁时,父亲李晋肃就离世了。李贺守孝三年后,才背起行囊,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时“阖扇未开逢猰犬”,一些嫉妒李贺才气的人四处传播说,李贺的父亲名为“晋肃”,“晋”与“进”同音而犯“嫌名”,李贺不该举进士。

    尽管韩愈多次为李贺辩解,最终仍无可奈何,李贺只好放弃科考。 被取消应试资格后,李贺回到客栈,整日郁郁寡欢,借酒消愁。客栈老板看着很是惋惜与焦急,于是给他讲了唐初马周的故事。

    马周年幼时父母双亡,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着贫穷的生活。不过,他十分好学,通读了很多史书。由于天资聪颖,马周还不到20岁就已经满腹经纶。他来到了长安准备大展才略,可囊中羞涩,住在客店里,经常被店主冷落讥笑。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周成了中郎将常何(唐太宗李世民的亲信重臣,当年玄武门之变,常何镇守玄武门)的门客。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下诏要百官各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常何是武将,根本不会舞文弄墨。马周得知后,替他写了20余条有关朝政的建议,唐太宗对常何的这次上奏感到奇怪,就问他是不是自己写的。

    常何不敢欺瞒,就如实说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唐太宗立即召见马周,封他为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马周死后,唐太宗还为他举行了规格很高的国葬,并把马周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皇陵。 李贺听完后,即兴作《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后来,李贺成为中唐的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唐代三李”。可惜李贺一生体弱多病,27岁便去世。

(作者:朱艳艳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薛怀义失宠被诛
下一篇: 算盘和生计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