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金秋十月,参加省作协会议期间,不少文友谈及黄浦生。1995年11月9日,作家黄浦生去世。
就在几日前夜,即将随《酒韵》剧组出发的少华和我赶到医院看望昏迷中的浦生。当时萌生在病榻旁悄悄告诉我们,浦生不久前刚刚大出血。我握着浦生的手,不想白床单上的手居然很有力地回握着我,我说了句:“你的手好有力!”这句话,是一种祈祷。
作协秘书长秀芳大姐给我说,浦生故前两个月,还跑到省文联院里,累得吐血,为赶在假日前把一无名作者的稿子送到编辑手里。
全国开展学习孔繁森热潮中,开封五县部分业余作者聚会,怀念这位甘为他人做嫁裳的开封市作协主席,筹备自费出一本纪念浦生的册子,后因故未果。
1989年农历腊月二十七,尉氏县南曹乡政府院内,一室、一桌、一灯、一床,浦生正奋笔疾书。他受命赶写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剧本。他用去8个昼夜,阅读过去的采访手记,然后胸有成竹地铺开稿纸,这是第11天。
他无视医生的警告(35年前,他的右眼在学校打乒乓球时因伤失明,这一事实很多人35年后才知晓),两个月前医生批评他说,你对唯一的左眼不是在合理使用而是在残酷榨取!
他忘掉了肝病的阴影。
他在跟自己赌博。
突然,眼前出现纷乱的煤屑状黑点,这些黑点迅速集结,形成一堵黑墙,铺天盖地压来!用浦生的话说:“桌上稿纸变成了颠晃的昏白匣子,眼球发出一种飘忽模糊无从形容的摩挲怪响,紧接着视线崩断,人像是无可奈何地被抛入深不可测的渊底……”
几日后,浦生便被白纱布蒙住双眼,躺在河南医科大学眼科病床上。经专家诊断,玻璃体严重混浊,视网膜脱离180度,患者已濒临双目失明绝境。
如果从浦生22岁在开封地委宣传部当通讯员算起,到这部由他参与总体设计的电视剧的写作,25年过去,18本笔记,200万字手稿,直至被送上手术台,浦生满腔心血居然没有浇铸出一颗成功的铅字。
1984年,他将4万字的《焦裕禄在工厂》寄给一家出版社,那家出版社在退稿信上写到:焦裕禄,错误路线的牺牲品,缺乏现实意义……
这,仅仅是作家个人的悲哀吗?
25年,浦生坚定而执著地循着认定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信心,不受外界种种干扰、坚韧地写着英雄的历史,也延伸着一位正直作家的足迹。
欣幸,1990年,那沉甸甸的《焦裕禄在工厂》手稿,被作家出版社接收,编入《焦裕禄其人其事》。在浦生痛心慨叹自己要告别笔耕生涯的时刻,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小说《月缺月圆》,另一部散文集也由刘绍棠作序出版。这是浦生可以数出的著作;然20余年来经浦生发现、培养、推荐、发表的无数县乡业余作者的作品,又如何统计呢?
浦生,是个好人。他活了51年。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人们价值观的改变,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令人沉思的现象。个别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偏偏浦生编书时拒绝不劳而获者署名,为此,他屡尝苦头。笔者在一篇发表过的文章中曾说过:“浦生兄的早逝,缘于病,更缘于气。”
当众多文友及接受过浦生关心的业余作者自发地悼念这样一位文化人时,浦生兄也该安息了。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