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陈雨门
陈雨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8/5 11:15:5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灯草 烧开了一朵灯花……”这是一册轻得如灯草几乎掂不出重量、薄得与当之无愧大师的称谓几不成比例的诗集。今日重返诗翁浓荫之下,恁多熟悉亲切的诗句与话语,一如八朝古都远去的晨钟暮鼓,依然鲜活在今朝文化阡陌,鼓舞并滋润着有良知的后生。

    与其说久闻先生大名,倒不如说是先生早已熟稔古城学诗的青年男女。那些岁月,大学骄子、车间蓝领、田间耕者、军营士兵、白衣天使、报刊编辑、卖报少年,乃至旧时江湖闲杂,无论见过面或者从未谋面者,先生提及他们便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工人作者郑纯方一首《胭脂河》发表于《人民日报》,先生兴奋得如同过节,托人四处打听作者信息。先生寓所无梦楼,是繁华都市鲜见不设防的门户,昼夜不锁。无论长幼,约定俗成,入或出,一律自觉以一折叠旧报纸掩门。斗室白壁上唯一的奢侈品,是端木蕻良、姚雪垠、李白凤几轴墨迹。先生多是面南,或坐或卧,或凝睇或阖目,窗外高楼走廊呈“品”字形影壁,时常融入先生与来访者话题:文品、诗品、人品,而这一切又如同电影手法,引你注目书桌间方格纸页上工整文字,连床头枕畔纸片上字句,也无一笔一画潦草,映照着先生的做事与做人。记得学生曾有意讨先生墨宝,答一爽朗大笑:我只用曹素功。当时居然不识“曹素功”本意,以为“颜柳欧赵”外又一书体。日后方知乃与“一得阁”皆墨汁商标。是时,先生已驾鹤西去,成为永久缺憾。《20世纪开封书法作品选集》专为先生辟一隅天地,作者简介曰先生“工书法,善行书,风格遒逸”。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人王昌龄诗境,亦不失为雨门前辈生平写照。

    诚实地说,写作并没有给先生带来多少物质上的享乐,反而因一诗罹难。先生囹圄四冬,正巧在学生服兵役部队所羁押下的黄泛区农场,我不止一次想象过,诗人清癯面庞掠过站岗士兵刺刀阴影的情状。“平反”后的岁月里,除了坚持写诗,先生相继有《江湖三百六十行初探》《河南方言探源》《汴京琐记》《古汴娼妓血泪录》《灯下集》《文虎集》《灯谜大观》《灯谜趣话》等著作问世,计百万字之多,即便风华正茂之辈,这也是创作之奇迹。切去三分之二胃的无梦楼主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见《论语·雍也》),其清贫现状与乐观心态,怕是会使今日大多文人墨客汗颜的。先生成名很早,受闻一多欣赏,将其作品收入《闻一多全集·现代诗抄》,成为享誉中外全国十位新诗人之一,并作为河南早期新诗运动的垦播者,载入华夏文学史册。正是勤恳、简朴、淡泊的优秀民族传统美德,铸成先生文化献身红烛之蕊与倾吐生命与智慧之丝;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先生的逝世,构成了一种涅。

    醒者多苦志,醉者好贪恋。时下经济腾飞,文人圈中不乏投机钻营、造势炒作者;更有怨天尤人、颓废沮丧,乃至失节堕落者;亦有沦落靠乞讨富翁贵妇一杯羹者,如此之类诗人作家,纵然“著作等身”,与雨门先生不足5毫米厚的诗集相比,不啻高山抔土之别。缘此,今天我们缅怀先生品节,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也就显得尤为珍贵和紧迫。

(作者:中森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茶社故事
下一篇: 隋堤烟柳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