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元岩:上谏君王下安民
元岩:上谏君王下安民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7/23 17:39:4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元岩,字君山,北周、隋初洛阳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为官后,他敢于直言诤谏,不计个人得失,堪称一代名臣。

    元岩步入仕途时为北周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北周宣帝继位后,为政暴虐,无恶不作,他动辄诛杀大臣,国家几丧,但无人敢于进谏。有一次,京兆丞乐运忍无可忍,遂抬棺至朝堂上向宣帝进谏,面陈宣帝八条错恶,条条有据,句句在理,且皆击中要害。宣帝大怒,下令立即诛杀乐运。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站出来替他求情。元岩十分气愤,他认为像乐运这样忠直敢谏的大臣如果被杀,简直是国家的奇耻大辱,自己宁可与之同死。

    于是,元岩站出来对宣帝说:“乐运心里明白,其言一出,必死无疑。他之所以不顾安危,冒死进言,就是要博取后世的美名,陛下如果成全他,您就落入了他的圈套,成为残杀忠臣的暴君,必留下骂名。陛下不如安慰他一番,让他回去,这样可以向天下人展示陛下的大度。”经过元岩一番巧言劝说,宣帝竟免除了乐运的死罪。可见,进谏不仅需要正直、勇敢,而且要讲究策略,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后来,宣帝又借故诛杀徐州总管王轨,元岩劝说宣帝,并执死不肯书写此诏书,宣帝大怒,当庭令阉人痛打元岩,并罢其官职。

    北周静帝继位后,外戚杨坚为大丞相辅政,元岩被重新起用,任民部中大夫。隋朝建立后,元岩任兵部尚书,晋爵平昌郡公。《隋书》言他“性严重,明达世务。每有奏议,侃然正色,庭诤面折,无所回避”,致使隋文帝及公卿大臣都对他又敬又畏。

    后来,隋文帝以元岩为益州总管长史。元岩到任后,明肃法令,不酷不弛,深得吏民称赞。在很短时间内,益州大治,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元岩卒于官。隋文帝“悼惜久之”。益州父老莫不痛哭,为他送终队伍长达数十里,哭声震天。许多年后,益州人提起元岩,仍思念不已。

(作者:罗阳文 责任编辑:李海粟)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