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号称七朝古都,这七个朝代是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按照一般人对中国历史朝代的序列……唐、宋、元、明、清,常常言不及金。可是金在开封建都20年,别人可以不把“金”列入朝代序列,也可以不理睬“金”这一段历史。作为开封人,我们却有必要对“金”进行了解和认识。起码要有一个初步的和通俗的了解。
金人来自遥远的黑龙江
北宋后期,女真族在我国东北边陲崛起,女真是满族的祖先,秦时称“肃慎”,隋唐时称“靺鞨”,五代时始称“女真”,原归属于辽。辽统治者为了对女真族进行分化瓦解,将熟女真迁往辽东,黑龙江只剩下了生女真。生女真中势力最大的完颜部在公元11世纪时定居哈尔滨东南的阿什河一带,并在那里建立起以完颜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组织。公元1113年(时宋徽宗政和三年)阿骨打担任联盟长,他加紧兵备训练,为积极反辽进行准备,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集合2500人攻辽取得胜利。两个月后,辽发10万大军征讨女真,结果又被阿骨打击败,阿骨打乘胜追击,占领了辽河以东大片土地,声势大振。乃在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称帝,国号金,称帝处史称上京,是为金太祖。白城地势高爽,山河四塞,南面有张广才岭为其屏障,东面是大青山,阿什河流经其下,阿什河金代称按出虎水,意即金水,金国之名即由此而得。
阿骨打称帝后,他极力安抚百姓,发展生产;招降纳叛,扩充军队。集中兵力,攻打辽军主力,在进攻辽军事重镇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的战斗中,他以少胜多,大败辽军。辽军死伤相连百余里,金军俘获大批军械、牛马及财物,政权日益巩固。直至公元1123年金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吴乞买即位后方开始修建宫殿,再经过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完颜亶的建设,皇帝、贵族与平民百姓的住所才彻底分开。但这些宫殿只居住使用了1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这里的宫殿、城池就被毁弃了。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时,虽然对这里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复,但800多年的沧桑,今天已经片瓦无存,只剩下了几处隐约可见的城池地基。
辽朝的灭亡
北宋建国以后,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公元997年6月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20万大军南侵。宋真宗御驾亲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还是屈辱地和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反倒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双方停战。但辽并不以此为满足,局部战争和摩擦并未停止。宋徽宗注意到辽金双方的战争,金军节节胜利,就产生了宋金联合,抵制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幻想。于是公元1120年(宋宣和二年),宋金双方订立了“海上之盟”。协议规定:由金进攻辽之中京、西京,宋进攻燕京。双方灭辽后,宋将原向辽贡献的岁币转献给金。按双方协议金兵向南进攻,很快就占领了辽的中京、西京等4座城市,而宋派童贯去攻打燕京的15万大军却被辽军打败。无奈之下宋廷只得请金军代攻燕京。金军一鼓作气又攻占了燕京,辽全军覆没宣告灭亡。金军不但借机将燕京洗劫一空,发了一笔横财,将空城交付宋军时又勒索了岁贡100万缗的赔款。从此之后,宋辽之战结束了,宋金之战接着又开始了。北宋前门驱狼,后门迎虎。终于导致了靖康之变和北宋王朝的结束。
金人来了又走了
公元1125年(宋宣和七年)10月金太宗吴乞买借口宋朝收留了一名逃亡的辽将,兵分两路进攻宋朝。西路由宗翰(又名粘罕)率领攻打太原;东路由宗望(又名斡离不)率领攻打燕京。两路大军约定在东京开封会师。
东路金军很快攻下燕京,径直向东京袭来。这一下可吓坏了宋徽宗。他下诏罪己,禅位给儿子赵桓,是为钦宗。初始时赵桓起用李纲为兵部侍郎,下诏亲征,任李纲为“亲征行营使”积极进行备战。次年正月初二,金将宗望占领了相州(今河南安阳)汤阴和浚州(今浚县东南)渡过黄河,进逼汴京,虽然李纲极力守城打了胜仗,但在奸相李邦彦的怂恿下钦宗还是准备接受金方提出的全部议和条件,并解除了李纲的职务。在太学生及汴京人民群众的愤怒要求下,钦宗才不得不恢复了李纲的职务。李纲加强京城防务,多次击退金人的进攻,加上各地勤王的援军20万众陆续到达汴京附近,宗望方才退去。
金兵北退,钦宗遣回勤王的各路兵马后,再次解除李纲兵权,并把他调离京城。后太原告急,又急命李纲前往救援,但既不发粮草,又不给他调动兵马的权力。李纲因愤而请辞而获罪,被贬往扬州。金太宗吴乞买得知李纲遭贬的消息后于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8月再次下令南侵,当年闰11月底东西两路金军越过黄河,在汴京城下会合。这时汴京城内尚有7万宋军,金兵不敢贸然进城,乃假意要求谈判。宋钦宗带吏部侍郎李若水前往金营,却被金人无理扣留。宋钦宗向金献出宋廷92座内库财物,并搜刮民间金20万两、银600万两、帛100万匹,却仍未得到金人谅解。金人于公元1127年2月(宋靖康二年)下令废徽宗、钦宗为庶人,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然后裹胁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贵戚、官员、艺伎、工匠等3000多人和宋宫中所有珍宝财物返回东北去了。
金人来了,又走了,也许这时候女真人还根本没有意识到要留在中原,统治全国。他们的目的还只停留在掳掠人质和财宝上。可惜的是堂堂大宋,亡于金手,前后仅两年。
汴京——五国城
公元1127年(宋靖康二年)4月初金军裹胁徽、钦二帝一干人等北上。首先到达燕京。10月中旬再被押送到大名城(今内蒙古宁城县)。次年才被押送到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在这里金人隆重地举行了献俘仪式。命令徽、钦二帝在金朝祖庙行“牵羊礼”。还以降虏身份跪拜金太宗。当年年末,金太宗将赵佶、赵桓父子及皇室900多人迁至韩城(今辽宁昌图县八面城)给地15顷,让他们自行耕种,自食其力。这些宗室们原以为可以终老于此,没有料到一年半之后金人又把他们发配到千里之外的边陲——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门外)在这里赵佶又度过了4年,于1135年4月卒,享年54岁。26年后其子赵桓也在这里结束了生命。
在《宋史演义》中都有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遗闻。笔者曾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黑龙江省居住、生活了25年。莫说800年前的气温大大低于现在,即使在今天,在寒风凛冽的冬日把人囚禁在井里怕是也过不了几天就会被冻成僵尸的,哪还能生存了4年,以及更多的时间。很可能当年徽、钦二帝及宗室人等是住在今天在黑龙江“北大荒”尚能偶尔见到的“地窨子”里。这种“地窨子”半在地上、半在地下。人呆在里面虽然潮湿、闷气,倒确是冬暖夏凉。之所以称为“井”,无非是形容人在里面的局促而已。我手头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宋徽宗的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井只能有盖而决不能有门,“西风撼破扉”云云,至少可以说明当时他们绝非住在井里,但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当是可以肯定的。
上京、燕京、汴京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正月称帝,建都于上京会宁府。公元1152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名为中都,府号大兴。燕京原为辽都,完颜亮的这次迁都既是胜利者的进军,也是完颜亮妄图入主中原的一种准备,他亲自率领部队向南宋发动进攻。但是他的野心并未实现,当他挥师南下,兵抵扬州瓜州渡时,其弟完颜雍在燕京被群臣拥戴称帝,号为世宗。完颜亮则被部将射杀于瓜州渡军帐之中。
金世宗号称中兴令主,旧史书中对他也有“小尧舜”之美誉。他主张和南宋议和,近20年中双方无大的战争,给民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但久治之后军无斗志,世宗下世之后,金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蒙古的崛起使金遭到威胁,公元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经受不住蒙古铁骑的骚扰,从燕京迁都开封。还在海陵王完颜亮执政的时候,他就有意迁都汴京。曾对旧宋宫殿进行复建。宣宗迁来前后,也力所能及地对汴京宫阙和城池进行了一定规模的修葺,但迁都之后,他像当年的宋徽宗一样,醉生梦死,纵情声色,似乎强敌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主荒于上,臣嬉于下。武功松弛,文治不修,把祖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江山。弄得一塌糊涂,传至其子哀宗完颜守绪,终于走到了尽头,被元所灭。
金由兴至亡计119年,开封作为金朝最后20年的京都,金代的建筑物早已沉入地下,都看不到了,今天我们还可以捉摸到的:一是金对北宋东京内城的扩筑。把宋内城南墙向南扩了350米,北墙向北扩了750米。扩展后的开封南北城墙就是今日现存的开封明清城墙的位置。再就是金正大元年(1224年)举行科考,记录该科录取的金人进士名录——女真进士题名碑。现存于开封博物馆。全碑用女真文字刻写。国内现存女真文碑仅有3块,此为其中之一,故弥足珍贵。
最后还必须提到的是开封南郊有个名叫“青城”的村寨,也有叫它南青城的,是当年金军受降及拘押北宋徽、钦二帝及后妃,皇族之地。想不到107年之后,元人灭金,也是在这个青城受降,金哀宗的后妃、皇族等500多人也是被囚于此,并全部被杀。元诗人元好问曾目击此事,他有两句诗“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可谓苍凉凄苦,寄慨良深。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