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河洛典故:抽薪止沸
河洛典故:抽薪止沸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7/10 8:57:16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有人说,“抽薪止沸”这个成语出自北齐《为侯景叛移梁朝文》中的“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其实,它的用法早在东汉末年就已出现。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因其妹妹入宫为贵人而得到重用。为了除掉操纵政权的宦官集团十常侍,他密令陇西临兆(今甘肃岷县)的乱世奸雄董卓带兵入洛阳。

    董卓在《上何进书》中写道:“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文中的张让是东汉宦官头目,薪指的是柴火。董卓的意思是:想让锅里的水不再沸腾,光把水舀出来再倒回去不彻底,得抽走锅下的柴火才行。于是,“抽薪止沸”便被比喻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类似于“斩草除根”和“釜底抽薪”。对比不太果断的何进,使用“抽薪止沸”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董卓确实比较狠毒。

    当下,环境治理应该使用“抽薪止沸”的方式。雾霾来了,“企业停产、限产”“禁止超标车”“淘汰黄标车”等临时防控措施只能短期止痒,治理污染只有“抽薪止沸”才有成效,必须在日常监管中抓实效,让每一家污染环境的企业承担起责任。

    这么看来,“抽薪止沸”虽然最早被用于古代皇室争权夺利上,但它产生于平凡生活,现今又和百姓权益贴得最近。

 

(作者:寇玺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朴素的司马光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