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洛阳的历史典故——覆水难收
洛阳的历史典故——覆水难收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6/19 8:45:46 来源:洛阳市旅发委 点击次数:

    覆水难收,也作“覆水不收”。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亦喻夫妻离异不能重圆。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西汉的朱买臣是吴县(今属江苏)人,家里十分贫穷,但非常爱好读书。早年因战乱,朱买臣和妻子崔氏逃难到洛阳西郊生活。他白天上山砍柴,把砍好的柴挑到集市上卖,以此维持生计;晚上在家挑灯夜读、发愤图强,但运气不佳,屡屡受挫,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长期粗茶淡饭的苦日子令崔氏渐渐地有些不耐烦,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开始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模样,说话也十分尖酸刻薄。朱买臣有口难言,只能默默忍受。

    一日,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却被妻子逼到山上砍柴。朱买臣以为多砍些柴多卖些钱,妻子就会高兴起来。没承想,崔氏另有打算:她让媒婆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实的张木匠。

    朱买臣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求,命他写下休书。朱买臣痛苦地请求妻子再忍耐一时,等他时来运转,日子就会好起来,而崔氏毅然决然地说:“即使你将来做了高官,我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你!”

    朱买臣见崔氏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情分,只好伤心地写下了休书。

    几年后,朱买臣经过同乡严助的引荐,其不凡的才华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被任命为会稽郡太守。上任之时,朱买臣坐着大轿,前呼后拥、鼓乐齐鸣,十分威风!途经洛阳西郊时,突然有一个妇人跪在道中,拦住了路。朱买臣从轿中往外一看,原来是前妻崔氏。

    崔氏得知朱买臣被封为会稽郡太守后心慌意乱、后悔万分: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何等荣华富贵呀!于是,崔氏又抛弃了现任的丈夫张木匠,跑到朱买臣面前磕头请罪,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

    朱买臣见此刻的崔氏蓬头垢面、落魄万分,心中十分同情,但回想起她当年不念夫妻情分毅然离去,又十分生气。他若有所思后,便吩咐随从端来一盆水,对崔氏说:“我把这盆水泼在地上,你如果能将洒在地上的水收回,我就带你回家。”崔氏赶紧点头答应。

    朱买臣端起水盆便把水泼在地上,崔氏手忙脚乱,急忙去收,最终连泥带水也没有收回半盆。她哭诉着说:“老爷,水已渗入地下,无法收回了。”朱买臣道:“你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为何还要回来找我?”说罢,命人起轿而去。崔氏羞愧不已、哭天抢地,还被众人耻笑……

    后来,人们把朱买臣泼水、崔氏哭水的这条街叫“哭水街”,久而久之,转音成了“谷水街”。

(作者:朱艳艳 责任编辑:高晓婷)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汉光武帝中兴
下一篇: 大运河上第一仓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