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中国“传奇之都”之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中国“传奇之都”之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5/16 10:34:3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2008年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平舆县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同年,该县成立“中国车舆文化研究中心”。
    平舆县车舆文化历史悠久,相传车的发明者是夏禹时期一名叫奚仲的人。他利用平舆盛产优质木材的优势,研制出了一种有顶盖,供贵族乘坐的车辆——“舆”。因奚仲的家乡地势平坦,又有人发明了“舆”,故有“平舆”之称。奚仲造车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据史料记载,奚仲造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平舆是车辆的发明地,“奚仲造车”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奚仲,造车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奚仲是古薛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发明家、政治家。他过世后被人奉为车神,后人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谚流传至今。
    奚仲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用马牵引的木制车。夏禹时期,奚仲曾辅佐大禹治水,因造车有功,被封为夏朝车正,并封地于薛(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为薛国始祖。
    奚仲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因而被世人称为车祖、车圣、车神。
    关于奚仲造车的事迹,史书记载较多,《左传》、《荀子》、《说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纲鉴易知录》等均有记载。据《滕县志》记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说,根据记载,奚仲所造的“车”具有一定技术标准。经考证,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致认定:4000多年前的夏车正奚仲发明了马车,是“造车鼻祖”。2008年4月25日,该结论在首届中国奚仲文化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汽车文化论坛上得到认定。
    虽然制造传统车辆的木工和铁匠作坊已经消失,但还有一些高龄木工、铁匠仍然健在,他们提供的各种车辆制作的手工技艺资料弥足珍贵,利用这些资料,可以解开中国古代车辆坚固之谜。
    平舆的造车工匠传说:奚仲传授给后世弟子三件法宝,即“黄蜡、麻杆、硬八分”。
    我们的祖先在4000多年前不仅发现黄蜡能够治病,还掌握了其经过高温可以软化坚硬优质木材的技艺,将原始化学,运用于车舆制作。
    近现代的平舆县城一带还保留车舆制作的作坊、铁匠铺百余家,从业匠人达数千人,形成了规模化的车舆生产。该县利用车神祭典等活动,招徕四方客商,展销各种车辆,进行规模化销售。
    清代至民国,平舆县城中还保存舆侯祠一组古庙宇建筑。主要殿堂有舆侯奚仲的专祠——奚仲殿(又名舆王殿、奚仲祠);第二代舆侯的专祠——吉光殿(当地讹称鸡王殿);商代挚君——仲虺殿,以及为大任营建的专祠——圣母殿。传说这组祠庙始建于西周,虽然多次毁于兵火,但不断得到重修。县城西有西塔寺,是挚国夏商时的明堂祠庙墓葬遗址,当地人叫奚王冢(即奚仲墓),旧时有坟、祠堂。
奚仲故后,葬于他生前造车地——薛城区奚村东奚公山上,由于他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的卓越贡献,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奚仲墓东侧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车服祠”(奚公庙),过往官员至此都要下马祭拜,当地群众也奉若神灵,每年人们都自发定期举行祭典。
(作者:汪军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