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玄鸟生商——商丘是商族的发源地
玄鸟生商——商丘是商族的发源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5/16 16:22:1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李可亭说,“玄鸟生商”的传说有一个发展、演变、膨胀的过程。“玄鸟生商”的初始版本为《诗经》,其《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在战国时代屈原所作的《楚辞》中,又有了新的变化。其《离骚》篇曰“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氏之女。”“凤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其《天问》曰“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嘉?”
    这一传说到了秦汉时期,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史记·殷本纪》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诗传》说:“契母与姊妹浴于玄丘水,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
    以上文字记载,由简单到复杂,虽经不断增删演变,但在说到商王朝的始祖契是由玄鸟而生这一点上,却始终是一致的。
    先商时期,部族与都邑的频繁迁徙是一个显著的现象。《尚书·盘庚下》云:“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又《尚书序》:“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关于“八迁”之地望,唐以前的学者一直“不得其详”,孔颖达《尚书序》疏中,亦仅列出“四迁”:“契至成汤,十四世凡八迁国都者:《商颂》云‘帝立子生商’,是契居商也;《世本》云‘昭明居砥石’;《左传》称‘相土居商丘’及今居亳。事见经传者,有此四迁,其余四迁,未详闻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与此说相同:“八迁之书,史唯见四。”到了清代,梁玉绳在其《史记志疑》中明确提出“八迁”的具体地点。王国维在梁玉绳的基础上,又重新作了考证,他在《说自契至成汤八迁》中指出商先公八迁的顺序是:契居蕃(山东滕县)、昭明居砥石(河北元氏县南槐河)、昭明又迁商丘(河南商丘)、相土迁东都(山东泰山下)、相土复居商丘、上甲微迁殷(河南安阳)、上甲微复归商丘、汤居亳(今商丘虞城谷熟集)。
    上述的商地,即今河南商丘。在相土复归商至上甲微迁于殷之间,没有迁都的记载,只是在《山海经》和《竹书纪年》中提到王亥曾“托于有易”或“宾于有易”,这说明在昌若、曹圉、冥、王亥(王恒)期间,商先公仍居于商丘。通过对“八迁”地望的考察可知,商先公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会的地带;而且,先商民族虽然经历了8次迁徙,但其中的4次都与商丘有关,每次迁徙后都又回到了商丘。由此可见,商族由契至汤14世都是以商丘为根据地或主要经营地,然后不断向外拓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商丘为商族的发祥地。
    永城王油坊遗址的发现,是商族发源于商丘的又一有力佐证。从发掘情况看,王油坊类型遗址堆积较厚,出土的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石器、陶器、骨蚌器和角器等,这些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表明,早在4000—5000多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商丘地区这块广阔平坦的土地上。
    众所周知,史前商族人在建立商王朝之前所创造的文化,学术界谓之“先商文化”。考古材料证实,先商文化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它来源于山东大汶口文化,并吸收了河南龙山文化及其周围其他文化的先进因素。而据考证,商族发源于史前东夷人之中,最初主要活动在今豫东、鲁西南一带。
    史前商族人由山东向今天的商丘迁徙,其间的脚步就曾停留在王油坊村,并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然后再向西发展,就有了帝喾和阏伯及其子孙。他们以亳为中心,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先商文明。
(作者:安明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