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池夜雨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4/29 8:41:4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金明池原为北宋皇家园林,每年三月对市民百姓开放,允许各色人物任意嬉游。这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金明池边粉桃绽放,绿柳如烟,蝶飞燕舞,景色秀丽如画。
“金明池上雨声闻,几阵随风入夜分。萧瑟只疑三岛雾,模糊犹似一江云……”
我家住在金明池畔,单位也在金明池畔。晚上散步,绕金明池走上一圈,总感觉这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运。
“金明池上雨声闻,几阵随风入夜分。萧瑟只疑三岛雾,模糊犹似一江云。荷花暗想披红锦,草色遥知染绿裙。晓起银塘鸥鹭喜,水波新涨碧芸芸。”这首诗所描绘的“金池夜雨”,空灵幽美,秀色迷人,当年曾是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
金明池原为北宋皇家园林,每年三月对市民百姓开放,允许各色人物任意嬉游。这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金明池边粉桃绽放,绿柳如烟,蝶飞燕舞,景色秀丽如画。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纷纷踏青而至,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在开池的一个多月里,金明池内熙熙攘攘,即使阴雨蒙蒙,也是游人不断。
雨中的金明池,景致别样清新。霏霏细雨中,楼台烟笼雾罩,碧池水波荡漾,树木葱茏滴翠。北宋名臣韩琦曾跟随皇帝雨中到金明池游赏,写下了“雨涨池波色染苔”的动人诗句。
不仅白天,即使到了夜幕降临,仍有许多人沉醉在金明池流连忘返。出城入城的游人不断,皇帝显得温和而又大度,索性夜晚连城门都不关了。细雨飘洒的夜晚,金明池雨声清越,如断如续,如梦如幻,烘托出一片祥和、一片宁静。人们渐渐发现,夜幕之下、微雨之中的金明池,原来比喧闹的白天更具诗意和美感。于是,“金池夜雨”便成了人人争睹的京都美景。
宋徽宗时期,朱翌在朝为官,曾亲眼目睹声势浩大的金明池龙舟争标赛事。
“却忆金明三月天,春风引出大龙船。三十余年成一梦,梦中犹忆水秋千。”北宋遗臣朱翌这首忧伤的诗,是在北宋灭国之后对阳春时节,金明池龙舟赛事盛况的追忆与感叹。
宋徽宗时期,朱翌在朝为官,曾亲眼目睹声势浩大的金明池龙舟争标赛事。碧波荡漾的池水上,20艘龙舟一字排开,每艘龙舟上各有壮卒50多人,红衣夺目,旗幡招展。将官挺立船头,挥旗指引,船上锣鼓齐鸣,响声震天。虎头船、飞鱼船、鳅渔船等各种船只数不胜数,着青衣、顶长巾的百姓摇橹荡桨,穿彩衣、打红伞的贵族舞旗呐喊,场面盛大壮观。诸多小船从“奥屋”(船坞码头)中将巨大的大龙舟牵引而出,小龙舟争先团转翔舞,迎导于前;虎头船、飞鱼船等船布在其后,势如两阵。军校挥动令旗,顿时锣鼓大作,各船竞相出阵,旋转若飞,不断变换阵形。最后,有军校驾小舟将装饰华丽的“标杆”插在水中,两行舟鸣鼓并进,先到达者得标,欢呼声震天动地,久久不息。
每逢开池,皇帝巡游,游人倍增。金明池内人山人海,艺人作场,勾肆罗列,临时搭建的彩棚连绵不断,各种娱乐表演高潮迭起。除赛舟夺标外,通常表演还有水傀儡、水秋千、杂技魔术、武术绝技、马戏、蹴鞠等。朱翌诗中做梦都在追忆的“水秋千”是这样一种游戏:画船之上立有秋千,表演者爬上高高的戏杆。鼓点笛声相和,表演者上杆荡秋千,越荡越高,几乎与横杆平行,然后飞身投入水中,激起浪花朵朵。
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百姓,皇帝也时常驾临金明池宴乐游赏。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作《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就是皇帝率群臣到金明池观看水上争标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画面把方圆近5公里的池面及池岸边的景物细细摹画下来,成为千年之后仍令人为金明池的盛景和秀色而感叹的“写真”巨照。
金明池的“奥屋”,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有记载的船坞,比西方第一船坞早400多年。
金明池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早在战国时期,这一带就曾是风光秀美、飞鸟翔栖的湖泊,名叫灵沼。孟子游说魏国,就是在灵沼得到梁惠王的会见,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仁政思想。
北宋在灵沼旧址开挖兴建金明池,最初并非要修建园林,而是为了操练水军。北宋初年,宋太祖建神卫水军,开凿金明池练习水战。宋太宗也曾设立水军,到此检阅水战演习。
金明池的“奥屋”,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有记载的船坞,比西方第一船坞早400多年。北宋初年,金明池的大龙舟是吴越王进献的,船长近8米,龙头凤尾,高大华贵。后来,朝廷在池中兴建船坞,开始造船。宋哲宗时期,金明池建造了一艘规模更为宏大的龙舟,比原来的龙舟大一倍,楼阁高耸,周身雕镂金饰。为解决龙舟上殿阁太重的问题,工匠在船底压了约9万公斤的大铁饼,才得船体得以保持平衡。如此富丽堂皇、巍巍壮观的龙舟,在我国造船史上是一大创举,也使金明池更富魅力。
然而,宋廷重文轻武,金明池未能成为海军的摇篮和造船业的基地,却渐渐演变为帝王将相休闲娱乐之所在。宋徽宗在池内兴建殿宇楼台,使园内重殿别宇,雄楼杰阁,奇花异石,珍禽怪兽,船坞码头,战船龙舟,样样齐全。在方圆近5公里的金明池园林内,最引人瞩目的“标志性景观”是一座巨型拱桥,桥长数百步,桥面宽阔,朱漆栏杆,状如飞虹。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金明池也是满城男女喜往游赏的去处,宋元话本中所描写的爱情故事和市井子弟的艳遇往往发生在金明池边。
风景秀丽之地自然会留下文人墨客的足迹,更何况北宋文风腾蔚、京都开封文人荟萃。晏殊、梅尧臣、柳永、王安石和司马光等许多文人名士,均有咏赞金池秀色的诗篇。梅尧臣在《金明池游》中写道:“三月天池上,都人炫服多,水明摇碧玉,岸响集灵邑。”司马光在《会饮金明池书事》中写道:“日华骀荡金明春,波光净绿生鱼鳞。烟深草青游人少,道路若无车马尘。”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金明池也是满城男女喜往游赏的去处,宋元话本中所描写的爱情故事和市井子弟的艳遇往往发生在金明池边。《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中写道:“即今清明时候,金明池上,士女喧阗,游人如蚁。”《张主管志诚脱奇祸》中有语:“当时清明节候……满城人都去金明池游玩。张小员外也出去游玩。”《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写的是范二郎与周胜仙的爱情故事:“时值春末夏初,金明池游人赏玩作乐。那范二郎因去游赏,见佳人才子如蚁。行到了茶坊里来,看见一个女孩儿,芳年二九,生得花容月貌……”由此展开了一段爱情故事。
《警世通言》有一个《计押番金鳗产祸》的故事,写的是计押番在金明池中钓上一条金鳗,结果招来灭门惨祸。在金明池边垂钓、捕鱼,本是北宋开封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内容。金明池西岸,垂杨蘸水,烟草铺堤,游人稀少,许多人在此垂钓。而要想在金明池里捕鱼,则必须先买牌子,得到许可。有关金明池有不少灵异传闻。有记载说,宋太祖时扩建金明池,池中神龟担心龟穴被毁、龟子被杀,于是就变成人到司天监向大臣打听消息,大臣感到可疑,就拉住他的衣服追问,金明池龟不得不如实告知。
文人墨客的吟咏,小说戏剧的描绘,加上街头巷尾广为流传的灵异故事,无不为金明池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和风韵。
金明池与玉津园、琼林苑、宜春苑,合称宋代四大名园,风光秀丽,建筑瑰丽,盛名传扬天下。
天子建都之处,向来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北宋王朝,开封“富丽天下无,人口逾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城中河流密布,连街衔巷,舟楫往来,犹如水乡。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流穿城而过,造就了城里城外许多奇美的景观。金明池与玉津园、琼林苑、宜春苑,合称宋代四大名园,风光秀丽,建筑瑰丽,盛名传扬天下。
“面面楼台曲曲通,荷花荷叶雨声中。寻常一夜催诗梦,才到金池便不同。”清人张淑载写这首诗时,“金池夜雨”之秀色也许早已不复存在了。明崇祯十五年(1642),开封城被奔腾咆哮的黄河巨浪吞没,金明池园林也随之被洪水湮没。但从资料记载来看,至少到清代中后期,金明池仍然是有水的。
清代黄河水患频繁,大水曾3次围困开封城,金明池首当其冲,由水草丰美、芦苇茂密的大沼泽逐渐被淤没成了荒原。最严重的一次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决口,大水涌入开封城,至第二年决口合龙,大水围困开封达8个月。这次水患之后,金明池已是踪迹难寻了。
现在的金明池是依据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金明争标图》重建的,坐落在宋代金明池遗址之上。
现在的金明池是依据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金明争标图》重建的,坐落在宋代金明池遗址之上。在此之前,这一带田野碧绿,方圆两公里内居然一直都没有村庄。人们似乎意识到久负盛名的金明池有朝一日将风光再现,有意避开了金明池遗址。
“万座箫歌醉后醒,绕池罗幔翠烟生。云藏宫殿九重碧,日照乾坤五色明。波面书桥天上落,岸边游客鉴中行。驾来将幸龙舟宴,花外风传万岁声。”宋人笔下的金明池令人神往,依画复原的金明池同样风光无限。辽阔的水域,华美的建筑,飞架的虹桥,林立的殿宇,一切都遵循史料。
金明池就像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镶在现代都市里,露花倒影,烟芜蘸碧。
住金明池畔,推门一湖碧水,放眼皆是秀色。也许在某个微雨轻扬的夜晚,我会走出门去,倾听雨打荷叶的声音,领略“金明夜雨”的美妙,品一品那穿越千年历史的迷人风韵。
(作者:曹阳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