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刘知远东京建后汉
刘知远东京建后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4/21 8:58:5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后汉是以开封为都城的第四个王朝,也是在开封建立的第二个沙陀族政权。后汉的开国皇帝叫刘知远,就是那个在后晋高祖石敬瑭手下担任过大将的那位。
    唐末形成的藩镇割据不仅分裂了帝国,还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催生了五代十国一批短命的王朝。就在我们脚下的开封城,后梁传国十六年,后晋传国十一年,而刘知远创建的后汉更是可怜,仅仅三年就亡国了。
    还是从后汉建国前夕讲起吧。公元942年的一天,远在沙陀族老家担任节度使刘知远接到了的后晋高祖石敬瑭驾崩的消息,心中不由窃喜。虽然远在天边,他心里清楚,与其说石敬瑭是病死的,不如说是吓死的。那么这只病虎会害怕谁呢?
    眼睛白多黑少、一向不怒自威的刘知远微微一笑,他的老主子就怕两个人,一个是手握重兵的他,还有一个就是石敬瑭的父皇帝了。刘知远的脸色一寒,错着牙哼道:“可恶的契丹人!”
    凭心而论,他对契丹人并无好感。想当初石敬瑭要当耶律氏的“儿皇帝”,他是坚决反对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争口气。
    窗外刮起一阵大风,刘知远不由回忆起了和石主子金戈铁马时的峥嵘岁月。他从小体弱多病,少言寡语,加上家境贫寒,不得己给李家做备受歧视的上门女婿,连僧人也打他。这种境遇直到投军李嗣源,和石敬瑭共事后才逐渐好转。
    凭心而论,他对石敬瑭一直很是忠心。德胜之战中,石敬瑭的马甲突然断裂,是他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石敬瑭,又做掩护才使他死里逃生。还记得八年前的那个四月初一,空气清爽得让人心醉。可就在这天,他和石敬瑭把逃难来的后唐闵帝李从厚堵在馆驿里,杀死闵帝的亲随,让皇帝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混战中他又一次救了石敬瑭的命。这时他明白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在刀枪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可是后来,刘知远和石皇帝生分了,这也是君臣关系的必然规律。起因是他不满意后晋高祖把他和杜重威同时提升。他认为自己的功名是一刀一枪从死人堆里拚杀出来的,打心眼里瞧不起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杜重威,于是装病在家,拒绝上任。石敬瑭却认为他是居功自傲,要撤他的差,后经宰相说情,两人的关系才得以缓和,但随之就发展到淡漠、隔阂和猜忌了。有一次,石皇帝借故把他调出京城,罢免了他禁军统帅的职位,让他到河东做节度使。这个位置在他眼里可不得了,俨然就是出皇帝的地方嘛。他苦心经营,甚至把当初打过他的僧人请到官邸,盛情款待,从此美名远扬。
    “令公,新君来旨意了。”侍从小心翼翼地汇报道。
    “新君?哼!”刘知远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靠贿赂大臣、篡改遗旨登基的新皇帝石重贵。老主子的江山没能传给儿子,却让侄子抢去了,他替先帝感到悲哀。
    原来这是出帝石重贵要求各镇使到都城东京递奔国丧的旨意。刘知远送走廷使,一时犹豫不决。“去,还是不去?”他知道为了吐谷浑之鼎,他已经和石家朝廷结怨了。这次,石重贵会不会借机发难,打他个措手不及?他越发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尊旨奔丧,定是凶多吉少,有去无回。
    “先帝,老臣对不住您了!”刘知远冲着东南方向的京城焚香跪告,然后上表称病,不能进京。后来果如他所料,新主子摆的确实是个鸿门宴。于是,刘知远加额庆幸的同时,对出帝的怨恨与日俱增。不久,没能翦除政敌的石重贵加封刘知远为北平王,并任命他为北面行营都统。明眼人都知道,这个王爷是徒有虚名的。因此,刘知远反晋的念头像藁草一样疯长开了。
    公元944年正月,是后晋出帝改元为开运年号的第一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以石重贵当“孙皇帝”没有报批为由,亲率大军南下讨伐后晋。石重贵也不是窝囊蛋,同样是御驾亲征。双方互有伤亡,百姓生灵涂炭。耶律德光看后晋并非他想像的不堪一击,就罢兵北归了。第二年,石重贵在谋臣的怂恿下,主动出去契丹,收回了部分失地,第三年,他趁热打铁,就派出了杜重威出征塞北。
    杜重威这人是石敬塘的妹夫,素来飞扬跋扈。出帝登基后,他为避讳皇帝的名字,把“重”字去掉了。出征时已经是十一月了,他的军队与契丹隔着滹沱河。契丹人本来是害怕杜威渡河作战的,不料杜威竟然没有过河的意思,反而高筑营寨,整日饮酒。部将王清请求出战,他只派出两千军士,致使王清将士全部阵亡。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他被契丹团团包围了。
    不过,杜威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投降。耶律德光引诱他说:“那个赵延寿想当中原皇帝,可他不配为中原之主,你果真投降,我就立你做皇帝。”杜威想想他的大舅哥就是这么一步登天的,就下定决心了。他先统一了将军们的思想,又召集军士开会。士兵们以为要打大仗,个个精神百倍,不料听到的却是主帅要率众投降的消息!一片肃静之后就是排山倒海的嚎哭。杜威投降了,也不再避石重贵的讳,又叫杜重威了。他领着契丹大军一路杀奔后晋的都城大梁。
    这时,远在河东的刘知远接到了勤王的命令,他急忙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却不是为了救驾,而是按兵不动,保存实力,为自己的起事做准备。于是,他眼睁睁看着京城陷落,皇帝被掳。出帝被俘后路过杜威的大营,大恸道:“我们石家到底做错了什么,竟被杜威这个奸贼害了!”实际上,可怜的皇帝还少埋怨一个人,那就是刘知远了。
    公元947年正月,仰慕中原文化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终于入主大梁,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二月,刘知远不甘落后,在大将郭威的劝说下,在太原称帝,用的竟然是他的老主子石敬瑭的年号,继称天福十二年,以表示自己不忘后晋之恩。后来他进入洛阳后,才宣布自己的政权叫后汉。三月,辽帝耶律德光让他的亲戚萧翰留守开封,自己带着战利品起驾返程,途中竟然病死了。
    中原一时无主,这给向来仰慕东京王气的刘知远以可乘之机。这年五月,他指挥大军,浩浩荡荡从太原杀将过来。由于他听从皇后的建议,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犒赏将士,又由于契丹实行“打谷草”的虐民政策逼反百姓,刘知远王师所到之处,皆所向披靡,一州一州地归顺后汉。
    刘知远宣布,在自己的掌握范围内,对契丹势力进行坚决的清洗。这时,留守大梁的萧翰见后汉大军来势汹汹,料定自己难以抵挡,就想早点回到老家。可他担心自己一走,势必会落下丢失中原的罪名,就又故伎重演,把近在洛阳的后唐许王李从益带到大梁,假传诏书,任命这个曾被石敬瑭当过棋子的李从益为傀儡皇帝,而萧翰则溜之乎也。
    皇帝的头衔实在太诱人了,李从益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放在了炙热的火炉上,还当真派兵抵抗后汉军队,可惜他的大将不仅不听调遣,还和刘知远暗通了消息。
    李从益的母亲王淑妃是个有见识的女人,她已经知道她们母子大祸将至,就哭着对百官说:“你们还是放弃抵抗,准备迎接新皇帝吧!你们没有罪,不要管我们!”
    官员们一听十分感动。有人就鼓劲说:“我们算起来也有六千人,坚持一个月,契丹就会来救我们。”
    王淑妃否决了别人的妄想,叹道:“如果打仗,满城百姓又要遭殃。我们母子本来就是亡国之人,凭什么争天下?听天由命吧!”她以太妃的身份派人向刘知远称臣,请他早日入主大梁,她带着儿子从皇宫中搬入了私宅。
    政治斗争中的退让就是自取灭亡。六月,刘知远进入梦寐以求的大梁城前,还是处死了这对可怜的母子。王淑妃临死前,痛心疾首地说:“我儿是被契丹立为皇帝的,有什么罪过?就不能把他一人留下,祭扫明宗的陵墓呢?”闻者无不动容。
    刘知远坐在大梁皇宫里,宣布自己改名叫刘暠,以开封为后汉首都,并恢复“东京”名号。
    不久,他接到了杜重威的降表。刘知远明白这是杜逆的缓兵之计。实事也确实如此,杜重威打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如意算盘,他虽然明里归降了后汉,却不执行朝廷的命令,邺都俨然就是他的独立王国,关键是他还暗中勾结契丹。
    刘知远认为要想和契丹一决雌雄,必须首先拔掉杜重威这个肉中刺和拦路虎。这年闰七月,他发布了讨伐杜重威的进军令,任命归德节度使高行周为招讨使,镇宁节度使慕容彦超为副使,出兵北征。
    杜重威早有准备,依靠邺都高大的城池,让后汉军队连攻不下,一时束手无策。这时,汉军的正副统帅却在攻城战略上出现了严重分歧,高行周主张困死杜重威,而慕容彦超却想速战速决。两人互不相让,慕容彦超就依仗自己和皇帝同族,和刘知远的担待,就先告状说:“高行周和杜重威是儿女亲家,他不进攻,是有私心。”
    将帅如此不睦,这让刘知远很是不安。他担心外敌未灭,却自毁长城,就临机决断,从京城起驾赶到军营调停安抚。
    高行周给皇帝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邺都城坚,如果采取硬攻,只能让将士白白送死。臣探知城里粮草未尽,不如围困住,等城中粮草光了,杜威也就完了。”刘知远先肯定了他的意见,又解劝道:“你和彦超都是我的股肱之臣,我从不怀疑你们的忠心。他是个急性子,一心为了社稷,你不要责怪他。”
    接着,他又召见慕容彦超,斥责道:“你身为大将,应该和主帅同心同德,你却忘了自己的本份,给高行周道歉去!”
    慕容彦超急忙向皇帝谢罪,可又不愿向主帅赔不是。他心生一计,说道:“皇上,杜重威说过,只要您来,他一定投降。现在可以招降他了。”实际上,他知道杜重威是不会投降的,那么皇帝一定会大怒,就肯定会下令攻城。真要是攻下邺城,那就说明高行周错了。他错了,我还道哪门子歉啊?
    果然,杜重威拒降,刘知远大怒。于是,皇帝亲自督战攻城,可结果是后汉军队死了一万多人,城池依旧固若金汤。刘知远只好收兵,按照高行周的计策,把邺城困个密不透风。到了十一月,邺都城里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杜重威开城投降。后来,他被后汉大臣们杀死了。平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高行周和慕容彦超却从此死掐上了。
    凯旋的刘知远回到京城,改元乾佑,并蠲免赋税,大赦天下。可惜的是,刚当十个月皇帝、已经有所作为的刘知远不久就病故了。他的次子刘承佑继位,是为隐帝。
    十八岁的刘承佑当上皇帝后,只赚自己的皇权太小,任用宠臣宦官,残杀辅政重臣,逼得刚刚平息“三镇之乱”的枢密使郭威也反叛了。郭威一发怒不要紧,敲响了后汉的丧钟。
    值得一提的是,后汉的灭亡,宣告了白种人的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这三个王朝寿终正寝。到宋太宗灭掉沙陀人的又一个小国北汉止,这个民族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存在了171年,随着政权的灭亡和长期杂居于汉族人民中间,最终和汉族融为一体了。
(作者:黄旭东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澶州拥立
下一篇: 开封尉氏阮氏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