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枕石是建筑的一种构件,位于大门两侧垂直边框的下面,功能是承托门扇的转轴,使大门开关方便。由于累月磨损,故多用石料制作。
门枕石的俗名很多,有简称名枕的,有叫门墩的,还有叫门当的。宋代的时候,一般称门砧的较多。
门枕石构件不大,但很重要。所以,门枕石从雕刻到形式丰富多彩。特别是一些名门望族,都把门枕石当成门望的象征,在建筑府第时对门枕石石料的遴选和雕刻都特别用心。宋代《营造法式》里也特别对门枕石作了具体规定:“造门砧之制:长三尺五寸,每长一尺。则广四寸四分,厚三寸八分。”当然,这里所规定的尺寸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实际应运中,还要看门的大小宽窄而定。这里所规定的只是一种比例关系。
门枕石一般都是长条形的,一头在门外,一头在门内,中间一道凹槽供安置门的下槛,门内部分上面有一凹穴,标准的学名叫海窝,供门轴转动之用。一般情况下,门内的部分稍短,门外的部分相对较长。门外这稍长的部分,成为古人装饰的重点。
古人特别讲究门面,因为门面也代表脸面。门面怎么样,事实上就是脸面怎么样。我们在寻访中看到哪家的门枕石高、雕工细腻,马上就会说,这户人家要么是大户人家要么是名门望族。
门枕石从雕刻形式上分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狮子门枕石,第二种是圆形石鼓门枕石,第三种就是石座门枕石。狮子门枕石也叫狮子把门。狮子在古代被称为神兽,雕刻成狮子形状,是希望以狮子的凶猛来看护好大门,保证户主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另外,狮子还代表着威严、冷峻和不可侵犯。以狮子为门枕石的人家一般都位高权重,狮子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分居大门两侧的狮子门枕石,左为雄狮,足按绣球。右为母狮,脚抚幼狮。当然,也有自由式的。在我们寻访中,也见到狮子站立、蹲坐或趴伏的。在面貌上,也有一改凶狠之状变为嬉笑顽皮的,但这种门枕石在开封民间建筑中使用较少,或许是我看到的较少。开封街巷中最常见的就是第二种圆形石鼓门枕石,民间常称之为抱鼓石。
门枕石为何雕刻成石鼓状,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流传在民间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和尧舜有关。尧舜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信息传达通畅。门枕石之所以雕成石鼓形状,就是取“尧设谏鼓,舜立谤木”之据,引申为欢迎来人之意。这类门枕石常用花叶托抱,又称抱鼓石。用抱鼓石作门枕,在我看来还有以下优点:一是内敛而不张扬,二是可以显示主人丰富的内涵及家庭的书卷气,三是友善平和。前几年我们探访刘家宅院时,刘家宅院大门门口所用的就是抱鼓石。
门枕石的第三种形式就是石座形。这种门枕石最多、最常见,一般人家在修筑大门时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门枕石。这种门枕石相对简洁,很少有繁复的雕花。
门枕石的雕工一般都比较精美。以抱鼓石为例,它分上下两部分,下面是须弥座,上面是石鼓。须弥座由上下枋、束腰和底下的圭角组成。座上对角铺着一块雕有花饰的方形布垫,讲究的还在座上用仰覆莲花瓣雕饰,座面的垫布上有一个鼓托,形如一张厚垫,中央凹下承托上面的圆鼓,两头反卷如小鼓,俗称小鼓。上面的圆鼓形象逼真,中间鼓肚外突,鼓皮钉在圆鼓上的钉头都表现得很清楚。走访中,每当碰到这种精美的抱鼓石时,我都想拿起鼓槌敲几下。可以这样说,这样的石鼓除擂不响之外,和真正能敲响的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真鼓更精美、更让人喜欢。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