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鉴园:亭台水榭梦可温
鉴园:亭台水榭梦可温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3/5 9:40: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开封有一条巷子一直牵挂着我的心,那里存留着较多的近代老门楼,保存着最完美的四合院,流传着最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她,就是双龙巷。我无数次踏进小巷,无数次被感动。我原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对她会如此钟情,不知是源于历史还是源于风情。最近,我忽然明白,是因为在那里曾经散落一座豪华的私家园林,曾经有小桥流水、蜿蜒石径、氤氲假山、名贵花草……那就是鉴园,一座消失在风云岁月中的私家园林。 

    鉴园在清代十分有名,园子的主人叫林希祖。林希祖(1812年~1876年),字至山,江苏吴县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少有才华,博览群书,游学四方。后在开封,依靠他的一位掌管河务的亲戚谋得一份差事。林希祖很快就熟悉了河务工作,在谈论治河方略时,他的言辞常常暗合河务官员所思。他虽曾到山西任职,但心里仍然牵挂着开封。后来,他在开封营造私家园林,亭台楼阁、花木葱郁成夷门之胜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林希祖常常于园中招待客人,吟诗作画,其乐融融。曾国荃在开封任职时,经常到林希祖的园子里游赏。当时的开封名流都曾在林家园子里风雅聚会。曾国荃曾赠书联曰:“天爵在身,无官自贵;异书满室,其富莫京。”这座引起当时才俊争相鉴赏的园子到底什么样呢?最近一个月,我数次寻访已不得见,四处打听附近的居民,竟然无人知道这里曾经有个园林。望着小巷里的民居,我只有在回望中感叹不已。 

    鉴园建于同治八年。那一年的农历三月,林希祖购买双龙巷的宅院之后,就搬到那里居住。他依据地形开始营造花园,初名且园。林希祖是个有心人,想给自己营造一个文人的梦。遥想北宋,当时名园以洛阳、东京为最,清代开封虽为旧都,而园林之胜已不可见。历史的尘沙掩埋了古代的皇家园林和私人小园,纵然有文字记载,但是已经不可见到北宋时期园林的林泉丘壑以及四季花木。黄河无数次灾患,把华美的京都变成了一座萧条的旧城。士大夫阶层想游赏觅春或者踏雪寻梅来点风雅之事,奈何没有适宜的地点,但也只是增加怀古忧思之感,不足以遣怀、怡情,更别说寻一处如当年兰亭雅集般的处所了。想到后来的康有为游览开封登龙亭和禹王台之后写下的沉闷诗句就可以明白,清末时期的开封,在时代的变革中,文人雅士不是没有雅兴,是确实没有地方“调素琴、阅金经”。 林希祖曾经游历大江南北,加上家境殷实,而立之年定居开封后,回想青年时代四处云游,极目山水风光,遍览大好河山,每当遇到故乡旧知叙述山水如何风光之时,就怡然神往,恨不能游玩其间。他平生最羡慕王羲之的兰亭雅集,于是便心生愿景,要在开封的宅子中营造一处私家园林。 

    林希祖就辟宅后的隙地为园子。开封没有远山爽气可挹,他就园的东面叠石以象之,层峦耸翠,曲磴萦青。那些石头,堆砌玲珑,气势飞扬。他凿池于假山之下,无源则易竭,就打井使用井水灌之。月明风细之夜,可以在池中垂钓,赏玩水中月影。面山之屋叫挹岚轩,门上对联曰:“柳阻筛槛绿,花影络阶红。”挹岚轩南窗外题联:“且谈风月,聊寄壶觞。”傍山而建造的房屋叫拥翠山,拥翠者难忘帝京城阙、黔国河山、皖岭云岚、楚江灯火。林希祖寓居汴梁,论生平长物无多,只赢得几卷图书、一庭花鸟、半窗风月、三径烟霞。有亭翼然临于山之南,曰“秋曙”,谓风景萧朗,一如月之曙气之秋也。秋曙亭有联:“致石成山,蓄溪得水;安门对月,就阁临风。”桥边垂柳一株,长条疏地,旖旎可人。池畔建造屋子三间,曰听莺馆,源自谓“听莺多上柳边桥”诗句。听莺馆旁边有一清潭,名春系舫。园子建造的实在好,壁绕藤苗,窗含竹影,“凤依梧桐,鹤听琴声。”看烟笼塔院,碧映亭台,一幅美景如画。鉴园北面地势较洼,他因势布局,建造屋舍几间,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之妙。其西有小屋10间,曲折缭引,宜弹琴,宜围棋,宜焚香坐咏,宜书宜画,命名为闲余室,意为闲适之时可以在此自娱自乐或者文人骚客雅集之乐。闲余室前有向北的书屋,是供儿孙读书学习的场所。园子东北是祠堂,用以祭祀先祖。中间为周廊十余间,廊之上皆有台,可以凭栏而望,无论是铁塔行云还是隋堤烟柳,还是夕阳城郭、万家灯火,皆赴眼底。园中建造小阁一座,名廊榭,廊榭南部有联:“四壁梅花孤塔影,半城晴雪万家烟。”西窗联曰:“何处笛声催月上,有时云影送诗来。”鉴园占地约10亩,里面叠石虽然比不过太湖石和灵璧石的奇巧,但是十分磊落。所植花草,不一定是名贵品种,但四季花香,满目青翠亦十分有趣。 

    鉴园小有洞天,是当年开封的一座著名私家园林。园林初创时,亭台花月冠汴梁,名媛雅士宴会其中,题写楹联、轻歌曼舞真欢畅,樽前赏尽回廊慢时光。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1876年的冬天,林希祖在园中去世。其后代多不得志,家道逐渐没落。到了民国之后,鉴园几乎荒废。荒凉侵占小园,当年的回廊满是败叶,古井长满青苔,完全不是旧时模样。园内房门紧锁,再没有孩童读书的声音和门庭若市的热闹与繁华。 

    林希祖的女婿张景延亲历鉴园兴衰,心有沧桑之感,曾作《悲鉴园曲》(九首)以抒怀,流露出无限感伤之情。中有《沽美酒》:“俺也曾宴平台,夜未央,偕伴侣,恣翱翔。廊榭西边秋月郎。看碧沉沉的夜色,和烟树共茫茫。”曲子感旧伤怀,长歌当哭,凄楚动人。 

    鉴园已经隐蔽在岁月深处,仅百年的光景,就像一块冰融入水中。那条巷子,曾经有多少达官显贵的辉煌如过眼云烟,这座古城,多少帝王将相如戏台上的生旦净末变换着“出将入相”的舞台风云。鉴园,已经融入历史深处,那些建筑再也寻觅不见,唯有脚下的土地似乎还有假山叠石、亭台楼阁甚至那个时代的中原名士雅集的身影隐约闪现。仿佛一个城市的贵族气息,时隐时现,又如一个城市的文脉,陈旧之下掩饰不住器宇轩昂。鉴园已经不在,漫步双龙巷,感觉精气神还在、私家园林的风骨还在、文人雅士的高贵气质还在。曾经在,城不败。

(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官殿村牛状元府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