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旷达高洁的黄庭坚
旷达高洁的黄庭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2/18 9:15:4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在宋代,随处闪烁着士大夫的人格魅力。士大夫自小接受儒家的正统教育,从而塑造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大都是性情豁达,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其中”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修水县人。他的父亲黄庶于庆历二年(1042)进士,但是仕途不顺,于是就用心于诗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嘉佑三年(1058年),黄庶在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任上去世。由于家境不太富裕,十五岁的黄庭坚遂跟着舅父李常到淮南游学。嘉佑六年,长在杨州(今江苏省杨州市)认识诗人孙觉。孙觉推崇杜甫,认为杜甫的《北征》诗胜过韩愈的《南山》诗。但是另一诗人王平甫却认为《南山》诗比《北征》诗好,都不能说服对方。当时黄庭坚在座,两位老人征求他的意见,他说:“若论工巧,《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当时庭坚仅17岁,而他的一席之言,使两位前辈心服口服,结束一场争论。从此,孙觉非常赞美这位聪颖少年,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他。

    嘉佑八年,黄庭坚首次参加省试,当时传说他中了解元,便设宴庆贺。正在饮酒间,忽然有一仆人闯了进来告诉大家:这里有三个人考中了,而黄庭坚不在其内。席上落第者纷纷散去,而黄庭坚仍若无其事,自饮其酒,足以显示豪爽之品性。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参加省试。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李洵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传岩深锁烟”,不禁拍案叫绝,就此中了第一名。第二年春天,黄庭坚再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最初黄庭坚任余干县主薄,在闲暇之时讲论理乐赋,倡咏诗词,以边民风。后调叶县尉,作新寨诗,王安石称为清才。熙宁五年(1072年),诏举四京学官,黄庭坚考得优等,被任为北京(今河北省大名县)国子监教授。当时留守北京的文彦博很器重他的才学,在他任满之后,又留他再任,这样一直在北京度过了七年。字北京。他致力诗歌创作,在艺术技巧上有较大的提高。元丰元年(1078年)黄庭坚作了二首古风,投书给当时任徐州懂得太守苏轼,以表示仰慕之意。苏轼读其诗,称赞“超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由是诗名大震,京师之人无人不晓。

    元丰三年(1080年)任泰和县令,治政平易,人民得以安定。三年后,移监德州德平镇。元丰八年,召京任秘书省校书郎,司马光荐其校定《资治通鉴》;过两年,迁为著作佐郎,在史局任职。元佑四年(1089年)后,黄庭坚任《神宗实录》检讨官,书成后,授起居舍人。元佑八年,被任为史编修官。这一年宋哲宗开始亲政,元佑九年,改元绍圣,表示要继承神宗在熙宁、元丰年间的政策,并起用新党的蔡京等人。蔡京等借此打击一切旧党人员。他们对旧党主修的《神宗实录》大为不满,下令国史院核实《神宗实录》的记载,以“诬毁先帝”、“修实录不实”加罪,于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黄庭坚被贬为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别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安置,左右惨然不安,他却颇能自我解脱,坦然尺之,在黔州四年,寓居开元寺摩围阁,仍然诵书写字,沉醉于艺术世界之中。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暂时由太后向氏听政。十月,蔡京等人相继被贬出京。次年改元为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三月,黄庭坚接到权知舒州的任命。四月,又被召为吏部员外郎,但是他都以身有疾病而辞。崇宁元年(1102年)四月接到知太平州任命。六月,到达太平州,接受了知州的职务。不料只过九天,吏部公文就下来了,免去了知州职务。原来,此时徽宗亲政,启用蔡京为相,新党重新握政权,蔡京等人对旧党人物迫害比绍圣年间更加残酷。崇宁二年四月,下诏销毁三苏、秦官和黄庭坚的文集。而且1此前与黄庭坚有矛盾的赵挺之暗中指使转运判官陈举从庭坚所写《承天院塔记》中摘取“天下财力屈渴”等语句,诬告庭坚“幸灾谤国”,使黄庭坚受到“除名羁营宜州”(今广西省宜山县)的严厉处分。

    黄庭坚在宜州的住所是租的龙溪的民房;后迁寺庙,均被官府刁难,最后住小南门楼。简陋破烂,人不堪其忧。但是黄庭坚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曾说:“家本农商,使不从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又何不堪忧者乎”?闻者深敬其旷达高洁,乐与交往。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末病逝于小南楼,终年61岁。大观三年(1109年)春,由苏伯固、蒋伟护柩葬双井祖坟之西。南宋绍兴初年,高宗中兴,追封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化学式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艺术上讲究修词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其诗多写个人生活,且谓诗歌不当有“散谤侵陵”的内容,但在若干作品中仍表现出倾向旧党的政治态度。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遗作有《山谷集》。自选诗集《严华疏》、《松风阁诗》、《幽兰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作者:曹阳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