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著(1018---1089年),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他出身于唤宦世家。先祖吕龟图在宋仁宗时期为翰林学士,后擢升为左谏大夫,参知政事。从祖吕蒙正(944—1011年),历经宋真宗、宋仁宗宰辅,三次拜相。祖父吕蒙亨,也同样是政治声誉很高,官至大理寺丞。父亲吕夷简(979---1044年),字坦夫。宋真宗时期知滨州上任,在宽民力、发展农业诸方面,有政绩。宋仁宗朝拜相,在稳定统治方面的所作所为,值得称道。“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他与另一位相臣张士逊,皆以“儒学起家,列为辅弼。仁宗之世,天下承平,因时制宜,济以宽猛,相臣预有力焉”。兄弟公绰、公弼、公儒等皆为朝中要臣。吕公弼(1007---1073)年,英宗朝拜为枢密副使,神宗朝拜枢密使。“吕氏更执国政,三世四人,世家之盛,则末之有也”。吕公著在仁宗庆历年间考中进士后,曾经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做官,到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已经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待郎,当时是和司马光等同朝为相,是受人尊敬的朝廷元老。
吕公著从小就勤奋好学,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他的父亲吕夷简很器重他,常说他是宰相之才,因此也是尽心培养。在吕公著考取进士后,首先在颖州任通判,他与当时的颖州太守欧阳修都是当时知识学问极为渊博的人,因此常在一起讨论学问,成为挚友。欧阳修对他的学识、人品非常尊崇。有一次,在欧阳修出使契丹时,契丹国王就问他,大宋的朝廷只哪一个臣子的学问品行最好,欧阳修将吕公著推为第一。当时,学识渊博的司马光也同样十分钦佩吕公著,他曾对人说:“每次听到吕公著的讲论,便觉得自己所说的话真是罗嗦”!还有大文学家王安石虽然自己一向能言善辩,没有被人说服过,但是他对吕公著却很钦佩,因为吕公著往往能以精辟的学识和简约的语言让他心服口服。
吕公著在少年时学习知识时,首先重视的便是“修身养性”,因此他的一生行为端正,品行纯真,对名利之类都看得很淡。平常他总是凝重清静,行为端庄稳重,甚至夏天不见他挥扇,冬天不见他烤火,也从不见他疾言厉色。吕公著做官后,他除了学识渊博、能够名断是非外,还善于考察人才,兼听善恶,正确评价任用。另外他遇到事情也很决断,如果他认定了是对国家有利的事,从来不因为私情而动摇,人们都称赞他这一优点。宋神宗也非常钦佩他毫无私心的品格,曾经赞扬他道:“吕公著为人真诚,他做事就像用来称量物体的秤一样,公正无私,很让人放心”。他在朝中即便作了处理政务繁忙的宰相,每当遇到要决定什么政事时,他的决定总是能博采众善。如果他认为这件事应当去做,也会义无反顾,决不会迁就谄媚别人。正因为吕公著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他在朝为官受到了人们的称赞,皇帝也很信服他。
吕公著为官做人的优秀品质,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儿子吕希哲、吕希纯。吕公著的妻子鲁氏也是一个为人正派、能识大体的人。吕公著和妻子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在儿子们年少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对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丝毫都不能马虎。吕公著很喜欢儿子希哲,但却要求吕希哲平时一言一行都要循规蹈矩,不可有越轨之处。据史料记载,吕希哲在刚刚十岁时,不管晴雨寒暑,哪怕是一整天站在长辈身边侍候,长辈不叫他坐,他从来就不敢坐下,一直会毕恭毕敬地站着,也不出一声。吕希哲见长辈时,总是衣冠整齐,即使再热的天,在长辈面前,他也从不解衣脱帽,进进出出,等候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由于吕公著的妻子鲁氏的管束,吕希哲从小就养成了极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从来不到酒店茶馆这类地方去,也从来不听那些有失教养的谈话,更不看那些不好的书籍。
不仅大儿子吕希哲行为端庄,有乃父之风,其他两个儿子品行都很好,也十分有出息。吕希哲终生没有出来做官,他志节高尚,淡泊名利。即使父亲吕公著贵为当朝宰相,他也不因为父亲的关系改变自己的志向。当初,吕公著与王安石关系很好,而吕希哲跟王安石也很对脾气,所以关系也很好。有一次,王安石曾经对吕希哲说:“功名利禄都如过眼烟云,真不应该去追求,做人真应该淡泊名利”。吕希哲听后,认为说的极是,从此竟然没有参加科举,也不再追求作官仕取。后来,吕希哲在地方上很有贤名,王安石可惜他这个人才,于是想要他出去做官。可是吕希哲却志向已定,要做那种淡泊名利的古代隐者一样的人,就对王安石说:“承蒙相公看重,与我相知相交这么长时间,可是我一旦出来做了官,我们之间难免就会有意见不相同的时候,那么过去你对我的一番好意也一定会完结了!这是我的选择啊”!王安石同他说了这番话,得知他志向已定,便不在劝他入仕。吕公著却十分可惜他这个儿子虽是个人才,却未能得其所用。吕公著曾经惋惜地对妻子说:“当世的人才我都收罗尽了,希哲却独独因为我的缘故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这真是人的命啊”!吕公著妻子鲁氏一向都开明贤达,她对吕公著说:“你实在还没有真正了解你的这个儿子啊”!吕公著的另外两个儿子后来都在朝为官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他们的政绩人品都很好。
吕公著在朝为官尽职尽责,受到同僚大臣的敬佩,被皇帝所重用;在家为父,和妻子鲁氏将三个儿子都教育成才,他于国于家都是值得称赞的。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