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何处珠玑巷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4/2/17 10:54:4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你如果到了广东,翻看客家人的族谱,会发现上面大都记载着他们的祖籍地是珠玑巷。
广东的珠玑巷很多,其中南雄珠玑巷是最古老的,也是最有名气的。
关于珠玑巷的得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珠玑巷原名敬宗巷。在唐敬宗时代,这条巷子里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名张昌,家庭和睦,朝廷便赐他一批珠玑宝贝。为了避唐敬宗的名讳,该巷名字顺理成章改成了珠玑巷。
另一种说法是,北宋末年,由于开封被金人攻陷,大批中原官民随高宗和隆皇后出走,有些更是翻越梅岭山脉,寄居在这里。为了纪念在开封所居住的珠玑巷,遂把这里也命名为珠玑巷。这批难民共有97户33姓。他们的子孙后代在宋末元初时,一批一批地循北江迁徙到珠江流域一带,成为后来广东各地乡族的祖宗。
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两次提到了珠玑巷。其一,题为《珠玑巷》:
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丰,以志故乡之思也。
其二,题为《珠玑巷名》:
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因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也许这里本来就叫珠玑巷,而那批开封人在开封居住的地方也叫珠玑巷。正因为如此,当他们颠沛流离之际,看到这个巷名时,感觉该是何等亲切。所以,他们才选择定居在这里。在这里,他们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重新获得了温暖。以至于他们的后代迁居到别处时,仍然沿用珠玑巷的名称。因为,珠玑巷在他们的生命中有着太深太深的烙印。
这批开封人是北宋灭亡时随隆皇后南迁的。金兵将北宋全部宗室人员都押往了北国,这位皇后怎么能够南渡呢?
隆皇后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
哲宗专宠容貌俏丽的刘婕妤,由于刘婕妤阴招频频,孟皇后被废。
刘婕妤斗败了孟皇后,晋升为贤妃。3年后,生了皇子,被立为皇后。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久,皇子和哲宗先后死去。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迎回孟氏,尊为“元皇后”。向太后死后,已经身为刘皇后的刘婕妤逼徽宗下诏又废去孟后。公元1102年,孟皇后重回瑶华宫,瑶华宫失火,她移居延宁宫,延宁宫又毁于火,她只得住进弟弟家。这两场火烧得都很蹊跷,很可能是刘皇后派人所为。
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徽、钦二帝和六宫有号位者尽被掳北上。孟皇后因祸得福,因没有住在皇宫,竟被金人遗漏。公元1127年,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史称南宋。高宗尊孟氏为“元太后”。可是孟皇后的祖父名孟元,为了避祖父之讳,孟后改称“隆太后”。
既然南雄珠玑巷来源于开封珠玑巷,那么,开封珠玑巷在何处?据记载,北宋东京开封买卖珠宝的地方有两处,一处在相国寺,一处在皇宫东角楼东。珠玑巷当然不会在相国寺内,所以珠玑巷在东角楼东。宋皇宫东角楼遗址在今市图书馆处,所以,将珠玑巷遗址定在今文庙街一代是合适的,于史是有据的。
(作者:赵国栋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