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徽宗语
徽宗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2/31 15:14: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徽宗语是宋徽宗赵佶蒙难之时,苦思冥想、自行创制的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具有保密性质的会话方式。它的特点是将一个字音分成两个半音,即前半音为子音,后半音为母音,快速拼说而形成的语言。

    当年,南宋派使臣去金国觐见徽宗之时,由于关押人员在场,徽宗不得不以此种语言加手势,表达他在北国度日如年、希望能尽早救他回国的愿望。相传,南宋使臣在跪见他之时,徽宗眼含泪水,说了一句“寨艮:代顾热制热主涅连,流李卖根夜尥借六寨艮”。使臣不懂其意,徽宗“用手指自己,再指天摇头,然后指使臣,指南方”。使臣会其意,将徽宗说的20个字音反复研究,译成:“朕度日如年,你们要救朕。”

    徽宗语因无文字传承,仅能口传心记。1279年~1368年,元统治者将大批蒙古族人移居中原,每个汉族家庭必须供养一人,以强化元帝国的统治。中原汉人不堪外族人的压迫,集聚共商诛灭鞑虏,约定农历八月十五杀家鞑。八月十五中秋夜,当人们正在团聚时,街上忽然响起锣声,有人连续高喊“筛嘎节芽代嘎”!众人明白是徽宗语杀家鞑三字,随即一起动手,将各家鞑人诛灭。元帝知道后非常震怒,派兵镇压,汉人无奈,答应将每个诛杀的家鞑供为灶神,享“一家之主”称号。孙中山先生在发动辛亥革命时,根据徽宗语有保密性质的特点,在众多革命党人中推广使用,后人称此语言为“中山语”。

    建国前夕,徽宗语也曾为抗日救国,推翻蒋家王朝发挥过作用。1948年,安阳市浚县一带就流行过。我当时所在的浚县城,与国民党敌占区相近,拉锯式的战斗时有发生,由于特殊情况的需要,浚县一带的民兵、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都学会了徽宗语,用它通话搞串连。国民党军进犯浚县城,在东后街我家前院,就住着一个班的伪军,有不少军用物资和弹药堆放在前院门楼之下。我的几个小伙伴,都是儿童团员,他们想取走散落在外边的弹药和物资,但因有伪军哨兵站岗,无法得手。其中一个伙伴就用徽宗语往院内高喊:“米林!外岗切连月倦淮果帅鬼1即“民!往前院攉水”!我当即照办,伪哨兵到后院骂我时,几个小伙伴借机巧妙地取走了那些散落的物资和弹药,直到第二天敌军开拔,也未曾被发现。

    50多年过去了,虽说徽宗语已被众多人所淡忘,而在我的记忆中却挥之不去。1990年,我所在的企业举办文艺宣传,我们就根据当时社会需要,演出了以徽宗语为特色的小品《净土》。当时,一人用徽宗语讲台词,一人用汉语翻译,一人在其中打趣,引来众多人的欢笑。

    徽宗语发祥于宋朝皇室,千百年来口传至今,是宋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但由于时代推延,这朵奇葩正在凋谢。有关部门应抢救开发这一文化瑰宝。

(作者:曹阳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慈禧在汴干些啥
下一篇: 大是大非的潘美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