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复兴街的来历
复兴街的来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2/30 8:48:3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我一直对复兴街充满好奇,不为其他只为这个名字。复兴街是条从清朝走过来的老街道,可这个名字却充满着现代味道。这不由得让我想问一个为什么?

    周六,当我们一帮好友来到复兴北街东口时,我对这探知的第一脚就格外慎重。

    复兴北街是条单口街,它东口起于解放路,也有人说它东起吴胜角街(解放路是对卧龙街、大袁坑沿街、吴胜角街、南北土街等这条南北大通道的统称)。复兴北街没有西口,或者说西口不通,极像是一条半截街。复兴北街居住的人家也不多,尤其是在复兴北街东部大面积拆迁之后,在这里居住的人家更少。人少,但历史不一定少,在我们越过拆迁工地之后,一座民国时期的大门楼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民国建筑虽然大部分还沿袭和保持了清代的风格,但很多已化繁为简。就以复兴街18号门楼为例,尽管门楼高大、端庄,大门的上方还加了卧窗,但和清代的门楼比起来,已明显简陋。最明显的就是省去了繁复的砖木雕花工艺。或许那个时代有些匆忙,或许那个时代就是一个过渡,无论我站在高处俯瞰,还是蹲下细研墙根三合灰细碎的粉末,关于复兴街称谓的来历还是如隔十里山川。

    从复兴北街折反向南,我们又来到直通自由路、南北走向的长街。透过模糊的门牌,我才得知这条南北长街就叫复兴南街。我一直认为,南北街应该是东西向的,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二者永远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然而,复兴南街和复兴北街的命名,还是打破了我思维的固有模式,原来垂直的两条街也可以叫南北街。

    复兴南街相对较长,大概是复兴北街的一倍以上,相对于复兴北街,复兴南街又多了几个小巷和胡同。我们要探访的复兴南街20号民国时杂技大家朱明礼的故居就在一条深深的、不知名的小巷中。

    朱明礼故居主房保存相对完整。虽然也是民国建筑,但相对于相邻的四合院要讲究许多,此建筑的廊心墙上分别镶嵌着两个砖雕的匾额,东侧是“凤翥”,西侧是“鸾翔”。字体极工整。如果将朱明礼故居和其相邻的同期的四合院相比,朱明礼故居继承了更多的传统,而其相邻的四合院则明显受到西方色彩的影响,每个门窗上都有牙形拱券,类似西方的穹顶。

    东方文明讲究温润优雅,而西方文明则讲究宏大与壮丽。相对起步较早的西方现代文明,东方温润与优雅的古老文明似乎显得底气不足。我曾对着这两栋民国建筑猜想“复兴”的意义,但总感觉又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后来,我也试着问过几个“老开封”,也查证了一下资料,关于复兴街的来历基本是这样的:清代,这条街上曾有两座庙,一座是土地庙,一座是老奶庙。因为这两座庙共用一个山墙,所以叫对堵庙街。又因紧邻鼓楼,属第一隅。对堵庙街南段老开封人也称“老盐店山”,街中段称“第四巷”。民国时,这条街曾改名叫牲口市街。后来改为复兴街,取民族复兴之意。
(作者:李效战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五胆忠臣范仲淹
下一篇: 王安石变法始末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