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王安石变法始末
王安石变法始末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2/27 8:58:1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宋朝发展到宋神宗时期,封建王朝的弊端已经显露无遗。特别是庆历改革的失败更是加速了这个过程.宋朝中期,冗官、冗兵、冗费、非常严重,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土地集中加剧,贫富分化严重,农民起义不断,辽和西夏不断地骚扰宋朝的边境。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宋神宗下决心励精图治,并且启用了新派人物王安石,开始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封建改革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于北宋真宗天福五年(1021年)出生在官宦之家.19岁遇父丧,三年居丧期满,正逢科举考试,于是他赴京开封应试,名列进士第四.从此便开始了他宦海生涯。早期的王安石主要是在地方上任职,因此他十分地熟悉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并且在为官一方开始了他的变革试验。1047年,他调往亲勤县任知县.他在勤县时,即实行青苗法,贷谷于穷人,抑制土地兼并.当时豪强地主放高利,无法偿还的百姓被迫拿土地抵债。他实行青苗法,使官仓中的粮食得以更新,民众也得到方便,有利的打击了高利贷的剥削活动。正是这些经历为其后的变法奠定了基础。 
    1058年10月,王安石被调任三司度支判官,成为京官.这使他得以进一步了解当时国家财政的实际情况,于是针对当时的弊端,向宋任宗上了著名的万言<< 言事书>> ,极陈当时之务.他全面阐述改革的思想,要求及早进行改革.但是,上书既没有被宋任宗采纳,也没有引起执政大臣的重视.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英宗去世,太子赵顼(宋神宗)即位。宋神宗还是太子时,就对王安石的《言事书》十分赞赏。太子府掌文的记事官韩维是王安石的好友。每当他在神宗面前讲的意见得到称赞时,就说:“这其实都是我朋友王安石的观点。”后来,韩维升为太子庶子,便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的原位。神宗一即位,就立即启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在听取了王安石的变法建议后,宋神宗很赞赏王安石的魄力,下决心排除各种干扰,启用王安石变法。
    公元1069年2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设置了整顿财政商议变法的专门机构-----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主持,开始实行变法.1070年12月,又任命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赋予他更大的权利以推动变法.在任宰相执政期间,他辅佐神宗实行变法,掀起了持续十六年之久的熙丰改革运动。这场改革发起于熙宁二年(1069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而结束.它可分为熙宁新法与元丰改制两个阶段.宋神宗自始自终是变法的领导者,他对王安石非常信任,甚至王安石顶撞了他也不计较.王安石更是感激皇上的恩遇,以天下事为己任,倾全力实行变法。
    公元1069年9月颁布青苗法.在青黄不接时,政府主动向农民发放贷款救急,一年按春、秋发放两次,要他们二分利。.春天分发出去的须秋天收回。
    农田水利法(或称农田利害条约)于1069年11月颁布,规定各地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分派。
均输法发布于1069年7月.朝廷征调财物时,考虑到富商垄断物资,抬高物价,从而使百姓困苦不堪,于是均输法规定征调权统归发运使,由发运使掌管六路、京师生产和府库的储备等状况,然后跟据实际需要和各地产品情况征收,由国家调剂有无、权衡贵贱,统一运输,所谓“徒贵就贱,用近易远”,从而打击商人牟取暴力的行为,给农民减轻了一些负担。
    募役法是熙丰变法中影响最大的一项改革。王安石在制定过程中慎之又慎,与神宗商议两年才颁行,从熙宁二年(1069年)到熙宁四年(1071年)才付诸实行。这是王安石最得意的一项新法.募役法又称免役法。北宋中期,差役的危害极大,但官户、将吏、僧道户、女户、单丁户、城市居民户和商贾均可享受免役权,繁重的兵役就落到农村中的小地主和自耕农身上,对农村生产力摧残极大.王安石改革时制定,按百姓家庭财产多少,分别让他们出钱雇人充役,使本来不服役的家庭也都一律出钱。这样,自耕农免除了差役,而朝廷增加了收入。
    保甲法,王安石在上《言事书》中就已经提出过。保甲法实行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镇压农民各种形式的反抗。把乡村人口编入籍薄,两名男丁取一人,十家为一保,保丁都发给弓弩,农闲时操练,教给他们战斗的方法。保甲法作为改革冗兵弊端的措施,为国家节省了巨额经费。作为封建政治家,王安石的远见卓识,以能从此窥见一斑了。
    在培养人才上,王安石对学校进行整顿,改组太学,扩大太学生名额,增至一千人.为统一上下思想,以推动变法的开展,王安石亲自编订各学校统一教材.他注解了《诗经》《尚书》《周礼>》三部书,凡科举考试,都奉为教材。
    熙宁变法使“富国强兵”收到了一定效果,尤以“富国”成效最大.公元1078---1085年间,“中外府库无不充盈”,“可以支二十年”。边防方面也取得成效,1072年,在变法高潮中,经略安抚使王韶曾取得了打败西夏、收复熙河等五州二千里土地的胜利,使唐中叶以后失陷二百年的旧疆回归故土。由此可见,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反对派以司马光为首,在太皇太后和歧王赵颢的支持下,对新法进行了全面的攻击。顽固派不放过任何的机会来反对变法,并且对王安石进行人身攻击,太皇太后则是不断地给宋神宗压力。宋神宗在反对派的强大攻势面前还是开始动摇了。1074年4月,天下大旱已经八个月了,反对派声言这是上天不满的表现。王安石的一个学生郑侠在反对派的支持下,上书神宗,献上《流民图》,并说:“旱灾主要是新法招来的,罢了王安石的官,天就会下雨”。宋神宗反复观看该图,对变法有些怀疑。王安石不得不自请辞退,于是神宗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后来虽然又重新启用王安石,但是由于王安石儿子不幸去世使王安石悲伤过度,极力请求辞职.1076年10月,神宗同意他辞职,以带使相兼判江宁府,让王安石回金陵。1079年又封他为荆国公。这就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王安石罢相后。宋神宗仍坚持进行了一些变法。选用的执政大臣,都是和王安石共事多年或制定新法的人,基本上遵循王安石的改革方向。神宗于1085年3月病逝,年仅38岁,其子即位,趁宋哲宗。哲宗即位后,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保守派掌权并开始废除新法,变法最终失败。
(作者:曹阳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复兴街的来历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