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晒书台的传说
晒书台的传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1/1 8:54:4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上蔡县城北约15公里处的华陂镇陈蔡铺村西南、开(封)龚(家棚)公路西侧,有一片高于周围的岗地,周围枯河环抱,世传有水涨岗长、水落岗落之说。它就是2000多年前孔子晒书的地方,史称晒书台。 

    春秋时期,陈蔡铺村是陈、蔡两国大道所经之地,是行人旅途食宿、商贾集散交易的地方。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自陈入蔡走到这里,天降暴雨,一下就是七天,房倒屋塌,平地行船。为了躲避洪灾,孔子带领弟子来到枯河湾中的这片岗地。这片岗地不论洪水怎样上涨也淹没不了它,水涨它也长。见此情景,许多逃难的百姓也纷纷来到这里躲避洪水。 

    雨过天晴,爱书如命的孔子和弟子一起把被暴雨淋湿的竹简,在岗地上一捆一捆地摊开晾晒。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来到此地,而此地又保佑过许多百姓的生命,便把这片岗地叫作晒书台。 

    西汉时在此处建有一座书台庙,庙内有石坊一通,上书“孔子晒书处”。在此庙东北7米处建有一八角形凉亭,石块包砌,拱角飞檐,名曰“晒书亭”。遗憾的是,现在的晒书台没有以前高大了,庙宇及亭子也被毁掉了,只有现代人建的三间青瓦红墙的房子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作者:汪军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