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信阳民歌:刚柔并济 独具韵味
信阳民歌:刚柔并济 独具韵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10/24 16:06:4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五声音阶在信阳地区民歌中占着主导地位。完全的七声音阶尚未发现。在少数几首民歌中如“穿心调”、“卖柴调”等,虽有清角变宫音,这些五声外音时值短,多数出现在弱拍上,或作经过音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祈祷装饰和陪衬作用,其旋律的基本骨架不失五声音阶的本质和特色。

    从调式上看,最多的是五声徵词式,其次是宫调式、商调式、羽调式。角调式仅见“月亮出来照楼梢”一曲,但这首民歌又为外省所广泛流传,此外,调式交替情况交多,转调就比较见少了。

    关于旋律特点的问题,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信阳市地处中州南部边缘。又与鄂、皖交界。这就形成了信阳地区语言上既有湖北韵味,又有中州语成分这一独特语言特点。从而使信阳地区民歌音乐语言上句了刚柔并溶的风格。从旋律线条上看,流行在南部山区一带的民歌,以同音重复和四、五、七、八甚至十度大跳者较多,音域较宽,情绪奔放激昂,清新明亮,可以感受到那种粗犷、刚健的特点。同时塑造了山区人民勤劳勇敢、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如“十二月点点”、“石硪貉号子”、“下盘棋调”等。淮河流域及中部丘陵地区民歌旋律以级进与旋律线的较大起伏并用者较多。它的特点是节奏平稳、语气平滑、速度迟缓、优美感人、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有时加以别有风趣的衬词,进行夸张渲染。使这些生活小调显得更加朴实、诙谐、情趣横生。如“六仙歌”、“花轿到门前”、“锦绣山河美如画”等。还有一些以分解和弦式进行的,表现出欢乐情绪民歌。如“抢八句子”、“慢赶牛”、“张先生讨学钱”等。

    从节奏拍上看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般生活小调多为2/4拍;风格典雅的叙事性民歌多为4/4节拍;在一些劳动歌曲或儿歌中也出现有散板或5/8的混合拍子。

    信阳民歌的曲体一般比较短小,多为一段式。从上下句,三句式乃至四句式,五句式……。还有根据内容情绪需要,采用乐句扩充,曲尾扩充等手法,而形成结构较长的异端体等。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司马光砸缸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