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郑州历史名人——杜甫
郑州历史名人——杜甫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7/16 10:42:49 来源:郑州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数: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陵”、“杜少陵”等,汉族,河南郑州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名的“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

 杜甫出生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杜甫故里)。杜甫童年时,虽家境贫困,仍好学不辍。他7岁开始写诗,20岁时开始游历吴越齐赵等地,中间曾应进士试,未中。安史之乱发生前,杜甫曾寓居长安十年,当时唐朝政治日益腐败,杜甫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进取无门,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安史之乱后,杜甫外逃时被叛军所俘,押回长安。但他后来又设法逃离,到凤翔投奔唐肃宗。唐军收复长安后,杜甫随肃宗返回长安,因为替丞相房(王官)兵败辩护,触怒皇帝,被贬为华州司户参军。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蜀,760年,在四川节度使严武的资助下,于成都西南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765年,离开成都东下;768年,携带家眷乘舟出三峡人鄂湘;770年,至耒阳,病死于船中,终年59岁。杜甫葬于何处,至今说法不一。有一说是葬于巩义县的邙岭(杜甫陵园)。

 后人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他为“诗圣”。杜甫一生清贫,他曾自嘲道:“自7岁属辞,且四十年,然常寄食于人。”晚年亦颠沛不定。 

(作者:郑旅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须水钩沉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