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郑州历史故事之郭守敬测天
郑州历史故事之郭守敬测天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3/7/12 10:38:03 来源:网络 点击次数:

    元太宗三年(公元1231年),郭守敬出生在河北邢台,他自幼“巧思绝人”,禀承祖业,著有《仪象法式》等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由于旧的历法不精确,不仅误农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方便,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四十五岁的郭守敬因此向元世祖忽必烈奏本,建议修订历法,他还说:“修订历法的根本方法,在于做广泛的天文气象测验。”忽必烈龙颜大悦,准奏,并命郭守敬和王恂共同主持这次历法修订工作。

    从此,郭守敬开始了艰辛的科研历程。经过三年时间,他研制出十八件天文测试仪器并在全国建立了二十七个天象观测站。郭守敬详细向监候官司们介绍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说明天象观测的目的及要求,然后把他们派往各地的天象观测站,去搜集各种天文气象资料。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三月,他亲自率工匠赴登封,按照他的设计方案,在“周公测景台”旁,动工建造自己的“观星台”,工匠们夜以继日,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

    郭守敬研制的天文仪器,有简仪、爷仪、候极仪、高表、县正仪等,除了自己使用外,并推广到全国各观测站。那时,登封“观星台”是全国观测天象的指挥中枢和资料中心。

    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郭守敬的新历法《授时历》研究成功。在元世祖无十八年(公元1281年)颁行天下。各地司农官司积极推广,农民群众使用后拍手叫好。《授时历》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周期时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五天,合今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五时四十九分十二秒。经现代天文学家鉴定,它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二十六秒。

    郑州登封的郭守敬“观星台”,为我国的天文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天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作者:王建章 责任编辑:刘懿鑫)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