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牟县城东北三公里处的官司渡,是东汉末年(公元200 年)曹操以两万之兵战胜袁绍十二万大军的古战场。现如今的官司渡过仍遗存有逐鹿营、汉井、曹公垒、三国胜景保护区等,供游人观赏、凭吊。
东汉末年,袁绍成为雄据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建安四年(公元199 年)袁绍起兵十二万,向许昌进发,意欲消灭曹操,曹操急忙调兵两万,双方在官渡摆下了战场。
曹操审时度势,充分吸纳部下的正确意见,得用袁绍轻敌、内部不和的有利因素,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救白马之围,设伏南坡、诛灭颜良、文丑等袁绍的大将。但他未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在军事上的劣势。
袁绍率大军到官司渡之后,曹操深沟高垒,坚守营地,避免与袁军决战。袁军堆土成山,山上搭起箭楼,在楼上向下简射曹军,为了躲箭,曹军在营内来往都得用盾牌遮蔽身体。曹操命令工匠造了一种抛石头的霹雳车,击毁了袁军的箭楼。袁绍又命令向曹营挖地道,曹军在营外开沟长沟,用以截断袁军的地道。袁曹双方就这样相持了一个月。
相持日久,曹操的军粮十分困难,士卒又很疲劳,有些士兵投降袁绍。曹操担心再相持下去,更为被动,想撤回许都(今河南许昌)。他写信给留守许都的荀攸,征求意见。荀攸即给曹操回信说:“双方再相持一段时间,袁绍必将势竭。现在只要据守官司渡,不让袁军前进,袁军内部必然发生变化。这正是你出奇制胜的时候。”看了回信,曹操这才下决心坚持下去。袁绍的谋士许攸,曾是曹操的旧友,他向袁绍献计说:“曹操全军驻在官司渡,许都必然空虚,派精兵连夜奇袭,可攻克许都,把在许都的天子奉迎回来,以天子的名义讨伐曹操,曹操必败。攻不克许都,也会使曹操首尾不能相顾,然后我们一战而胜。”
袁绍生性多疑,知道许攸和曹操是旧好,不相信他的分析,反而认为是许曹串通来害自己,他坚持在官司渡过打败曹操,将许攸痛骂了一顿,赶出了营帐。许攸不快,恰在这时许攸在邺城的家族犯法被捕入狱,又增加了他对袁绍的不满,他连夜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迎他进帐,又施大礼说:“先生这一来,我的大事可成了,请先生快给我出主意。”许攸告诉曹操,袁绍的大批军粮存在乌巢(今河南延津县东南),防守并不严密。他说,最近袁绍又派大将蒋奇到乌巢去护粮,你可乘机派一员大将,冒充蒋奇,一把火将粮草烧光,袁军没了粮草,不出大天,便会大败而逃。
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策,亲自率领大军张辽、许褚、徐晃、于禁和五千精兵,打着袁绍军队的旗号,连夜往乌巢赶去。一路上,凡遇到袁军士兵盘问,曹军都回答是大将蒋奇,领兵去乌巢路上护粮草的,很顺利地通过了各路关卡。在乌巢看护粮草的袁军毫无防备,等到四下里起火来,嗜酒如命的守粮官司淳于琼才从醉酒中醒了过来,还没下床,就被曹军士兵活捉,粮草也被烧光了。
袁绍得到乌巢被烧的消息,气极败坏,立刻派大将高览、张郃等率军攻击曹营。曹军早有准备,左边夏候淳,右边曹仁,中路曹洪,一齐杀出。张郃、高览只带了五千人马,哪里经得起三处攻击,立刻溃退下去,等到曹军救应部队赶到,曹操又从背后杀来,四下围住掩杀,张郃、高览见大势已去,只好降曹。袁绍既失了谋士许攸,又丢了大将军张郃、高览,又被烧了乌巢囤粮,军心惶惶。
许攸劝曹操从速进攻,已被曹操封了偏将军都亭候的张郃、偏将军东莱候高览,自告奋勇,请为先锋。当夜三更时分,曹军分为三路劫寨,战到天明,袁军又伤亡不少人马。许攸又向曹操献计:“乘袁军人心混乱,假派两支军队去攻打袁绍的老巢邺郡和黎阳,袁绍一定会发兵救援,等袁军一动,我军乘势从背后追杀,一定会大获全胜。”曹操立即伪装派出两去军队向袁绍后方攻去。
袁绍听说曹操要去攻打邺郡和黎阳,大吃一惊,立即领导兵去救援,袁军一动,曹操大军随后追杀,这时的袁军早已没了斗志,只顾逃命,曹操迅速消灭卫袁军主力三万余人。慌乱之中,袁绍丢了大量兵器,只同儿子带了八百八骑渡河北去,还有八万多军士,被阻隔在河南岸。曹军追到河边,那八万多袁军,有的被杀,有的落河溺死,其余的四散溃逃。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虽然处于劣势,但能集思广益,用兵得法,内部团结,最终取得了胜利。官司渡之战后,曹操很快统一了北方。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