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站区龙洞村西北1公里处,有一座小山的腰间有一自然形成的山洞,当地人称为“龙洞”,村名也由此而来。洞口呈不规则椭圆形,高约85厘米,宽约65厘米。洞口距洞底是一个约3米深的竖井,如今竖井内有当地人安放的铁梯子,便于人下到洞底。洞内大致方向是向西北延伸,洞内别有天地,奇石怪状,洞中有洞,高处约8米,低处不足1米,人只能弯腰钻过,弯弯曲曲,向前延伸。当地人曾几次进洞探查其深度及出口,但因洞中地形复杂,只前行数百米便返回。所以时至今日无人知道这山洞的深长,更不知此洞通向哪里,出口在哪。此洞之所以叫“龙洞”,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山清水秀,村民辛勤劳作,一片祥和安乐。忽一日,狂风骤起,乌云遮天,飞沙走石,房屋被掀,庄稼被毁,百姓死伤无数。村民发现,村西北的山洞里不知何时住进了一条黑色的恶龙。黑龙经常出来兴风作浪,祸害生灵。
村中有一个叫小山的小伙子,身强体壮,疾恶如仇,他决心除掉黑龙。但是光有一腔热血是战胜不了黑龙的。一日夜里,小山梦见一个白发仙翁对他说:“孩子,只凭你的肉身是战不过黑龙的,还会白丢了性命。这黑龙本是江里的一条龙,因触犯天条被玉帝贬放于此。如今它已修炼成妖,生性凶残。”小山问:“难道就任黑龙残害生灵,毁我家园?”仙翁说:“天明后,你出村向南走1.5公里,路旁有一棵松树,树上拴了一匹白马,你骑上它,白马会把你带到东海龙宫,只有东海龙王能降住恶龙。”说完白发仙翁就不见了。小山一机灵醒了过来,他虽然发觉是自己做了一个梦,但他相信一定是仙翁来帮助他了。
天明后,小山果然在距村子正南1.5公里处的地方找到了一棵松树,树上拴着一匹白马。于是,小山飞身上了马背,白马一声长啸驮着小山向东海奔去。翻过了999座山,越过了999条河,小山终于来到了波涛汹涌的东海龙宫。老龙王对小山说:“昨夜仙翁也托梦给我了,让我助你们降伏恶龙。但我不能私自出兵降魔,我得禀奏玉帝恩准方可。”龙王又对小山说:“你骑马先回去告诉村民待在家中不要走动,更不要惹怒黑龙,我奏明玉帝后立即发兵前往。”
小山又骑上白马往回赶路,回到了村南的那棵松树旁,刚想喘口气,只见白马一头栽倒地上不动了,可怜的白马竟被累死了。小山含着眼泪把白马埋在了松树旁,便急忙向村里跑去。一炷香过后,就听见天上战鼓阵阵,老龙王领着4个龙子和无数水兵腾云驾雾来到山洞上空。老龙王大声喝道:“大胆妖孽,不思悔过,却来害人。本王已在天宫领到玉帝口谕,令你快快出来认罪,否则定除不留。”龙王话音刚落,只见那黑龙裹挟着一股黑雾穿出洞口飞至空中。黑龙大怒道:“龙王老儿,你在龙宫我在山洞,你少管闲事。”老龙王怒喝道:“你祸害生灵,定斩不饶。”龙王一声令下,4个龙子齐声大喊杀向黑龙。5条龙在天空只打得天灰地暗,乌云翻滚。黑龙哪是4个龙子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体力已渐不支,老龙王一龙杖打过去,黑龙立刻脑浆迸裂,一命呜呼。降伏黑龙后,老龙王留下4个龙子,对它说:“父王先班师回宫,你且暂住山洞,行云布雨,帮助村民恢复家园后再回宫复命。”
龙洞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和祥和,4个龙子完成了父命后也回了龙宫。村民们为了怀念龙王父子的恩典,便在村旁建了一座龙王庙。每到旱季,村民便在龙王庙和龙洞前焚香祷告,龙王爷就会降下甘霖。
村民们为了纪念白马的功劳,还在埋白马的地方建了一座牌坊,牌坊似一座山门正好把住了进出山里的道路,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白马门”。日后这里也形成了一个小村庄,起名叫白马门村,直到现在依然存在。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