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武陟的民间游戏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2/8/10 16:53:32 来源:焦作晚报 点击次数: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生产落后和生活无保障,没有人组织大家进行正规的游戏,可是民间自发地创造和形成了很多种游乐形式,有斗智、斗技、斗力的,还有健身、娱乐的,极大地丰富了民间的生活情趣。
一、棋类
武陟民间棋类玩耍形式多样,除了象棋、围棋、跳棋、军棋等正规棋类外,还有一些在田间地头、庭院门前随便在地上画图为棋盘,以坷垃、柴草棒等为棋子,相互对阵取乐,男女老幼都参加的。现在将武陟民间常见的几类斗棋方法介绍如下。
(一)大炮打洋人 画一个横八竖五的长方形格,玩时双方事先约定好由谁持“大炮”、谁持“洋人”,然后在一头中间挨底摆放两枚“大炮”(石子代替),在另一头挨底起,每一个交叉点放一个柴草棒代表“洋人”,共放三排。由持“大炮”的一方先走,然后双方交替走子。“大炮”在隔一个交叉点的情况下可以吃掉一个“洋人”,以把“洋人”吃完为赢。而“洋人”则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以将“大炮”困死或逼到死角为赢。
(二)跳井 也叫“走井”、“憋死驴”、“跳茅缸”、“撑角”。二人游戏,双方各选石子、瓦片为子,分站两角,每次各走一步。“井”畔的一条线不通,能把对方逼到无路可走只好跳井为赢,但是无论谁先走,第一步不能走井侧的一个子,就是不能将对方一步逼死。
(三)飞棋 也称“绕棋”。在地上画棋,两人对奕,各持12个子,要吃掉对方的子,需执自己的子绕个圈,以将对方的子吃完为赢。
二、玩耍
武陟民间玩耍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多人游戏。下面简单介绍几个为例。
(一)猫捉老鼠 一群儿童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臂下为老鼠洞,两个人在圈外当猫,又有几个儿童站在中间当老鼠。老鼠故意在老鼠洞内钻来钻去,猫在外面想办法捉住老鼠,将老鼠捉完为一局。
(二)指星星过月 集体游戏,多是在有月亮的晚上玩耍。首先确定一个人做“蒙家”,其他人均是“猜家”,轮到谁做猜家则坐在蒙家的前面,蒙家将他的双眼用手蒙住,然后其他儿童根据自己的特长,模仿一些动作在猜家前面经过,蒙家则一一报说“做××的过去了”,这时,猜家根据这个动作猜出是谁,被猜中者则来做猜家,游戏继续进行。
(三)抬花轿 三个人即可做的游戏,两个人各将自己的一只手握住自己的手脖,另一个手握住对方的手脖,两个人的手即成四方形,就是轿。另一个儿童将腿伸到抬者的怀内,手扶着抬家的肩,坐在“轿”上,被抬着走,三人轮流坐轿。
三、斗技巧
(一)叨鸡 又叫“鸡叨架”、“斗鸡”,是十来岁的男孩喜爱的游戏,两人或多人进行。比赛时,双方单脚着地,用一只手扳着自己的一只脚的脚脖放到膝上,跳跃着往前进或躲闪,用顶、压、掀、挂等技巧致使对方跌倒或双脚落地,则算是对方输掉这一局。
(二)打彩 用长短粗细不同的木棒,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玩。先在地上画一条杠,首先有一个人将自己的木棒抛在地上,另一个人用自己的木棒掷出去击打地上的木棒,若将木棒击过杠,那个木棒就归自己了。新中国成立前玩这个游戏的颇多,后来因为这项活动对植树造林有破坏,就逐渐玩的少了。
(三)抓子儿 女孩玩的比较多,两个或两个人以上可以玩,技巧性很强。捡些如玻璃球大小的光滑石子或是用瓦片敲成的代替,叫子儿。抓时注意抛接准确,要手疾眼快,一边抓子一边还要唱抓子的歌。在抓子的过程中如果抓了不该抓的子或者是碰到了不该抓的子即为输。
(作者:张芹 责任编辑:纪文涛)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