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清初学者、收藏鉴赏家周亮工
清初学者、收藏鉴赏家周亮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7/4 9:52:5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明朝廷“举天下廉卓行取入京师”,就是选拔官吏中清廉且有为者到北京,予以重用,周亮工入选。潍县百姓恋恋不舍地为他焚香送行,一直步行送他到德州。
    周亮工在京城候选期间,社会发生了巨变。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春,当他被授予浙江道监察御史,还未离京上任时,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王朝宣告灭亡。周亮工匆匆逃出北京,回到南京家中,他见南明弘光小朝廷成不了气候,就和双亲一起隐居山中。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下江南,急于招降明朝旧官吏。这时的周亮工既没有杀身成仁、以身殉职,也没有隐居深山、做个遗民,而是投降了清朝。
    周亮工降清后,被授予两淮盐运使,后改授盐法道,负责管理两淮的盐务,这是旧时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官衙就设在扬州。
    扬州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四月,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率兵在扬州抵抗清兵,经过激烈战斗,扬州陷落,史可法被俘英勇就义。就在扬州断壁残垣、尸横遍野之时,周亮工却在这里做了清朝的官员。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周亮工又升任淮扬海防兵备道。平心而论,周亮工在扬州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恤遗黎、抚凋敝、置义冢、收白骨、禁告密、罢营房,这些措施医治平复扬州百姓的身心创伤,使战后残破的扬州得以休养生息。周亮工又千方百计恢复经济,发展实业,使百姓生活得到改善,也使清政府盐税增加了收入。扬州百姓为了感其恩德,为周亮工在扬州立生祠表彰。他在扬州广泛结交文人雅士,参与文化活动,对扬州文化事业的恢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清政府为了表彰周亮工,升任他为福建按察使。离开扬州时,当地“百姓倾城遮留”。
    福建的情况比扬州更复杂,当时南明抗清的战火尚未完全平息,还有各种武装势力纷扰其中。周亮工要去福州上任,却被战火阻挡在途中。周亮工在光泽、邵武等地,遇到“乱军”攻城,他组织当地官兵且战且守,稳定了局势。从当年初冬一直到次年初夏,周亮工半年的时光都在战乱中度过。直到顺治五年(公元1848年)夏天,他才到达省会福州。次年,周亮工先以按察使署理兵备、海防、督学三道事,到了五月,升为福建右布政使。
    周亮工在福建任职八年,勤恳做事,得到清廷的赏识,顺治十一年(公元1653年),他被擢升为督察院左副都御使。并于次年初赴北京上任。到了三月间,他又升为户部右侍郎。周亮工此时是春风得意、官运亨通。谁知好运不长,这年六月,福建总督佟代参劾周亮工在福建贪赃枉法。周亮工一下子就陷入这场空穴来风的官司之中。
    清朝廷对投降归顺的汉族官员一向猜忌提防、处罚严厉、毫不留情,有了这个参劾,不管是否属实,立即对周亮工“奉旨解任后勘”,撤职查办。到了年底,把周亮工押送回福建“质审”。周亮工被押回福建后,告他御状的福建总督佟代已被罢官离开福建。周亮工罪名“得赃四万余两”无法落实,案子又放在那里吊了起来。这时郑成功率军围攻福州,周亮工受福建巡抚之请,出谋划策,并亲临战场指挥,击退了郑成功军,巡抚为此为周亮工上报了“首功”。但这功劳也没有让朝廷对周亮工将功折罪,该质审还要质审。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福建按察使进行五堂会审,审理的结果是,周亮工被参劾之事“皆莫须有”。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新任福建巡抚对周亮工案不敢负责任,入奏于朝,朝廷“诏逮下刑部复讯”。周亮工离闽时,福州百姓为其鸣不平而罢市,“阖城痛哭狂奔”,士子相送赋诗。这次,因此案被抓捕的官民有百余人。
    周亮工六月离开福建,一路奔波,到了十一月才到达北京,他在京城刑部大牢一呆就是两年多,在这里多次被审讯,差一点儿被斩首。到了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驾崩,天下大赦,周亮工才获赦出狱。
(作者:宋开罗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