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瓷上说开封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6/7 10:10:1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2009年,就在北宋官瓷烧制技艺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时候,当年的《河南日报》刊发了《北宋官瓷的百代沉浮》一文,文中悉数了北宋官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传承发展,并在文末提出了一个问题,“禹州人决心要把钧瓷打造成禹州的一张名片。那么,神韵天成的开封官瓷,何时才能走出迷离,再现辉煌呢?” 问题提出,谁来回答?似乎谁都能回答,似乎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二
每个时代的历史遗存都不可避免的保留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遗传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基因,不管是技术的,还是文化的。那种融进釉层、浸入胎骨的印记,使北宋官瓷至今都带着光芒的文化基因。
2009年以来,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酷爱北宋官瓷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参与和投资扶持官瓷事业的发展。以原北宋官瓷研究所技术人员为骨干,先后成立多家北宋官瓷生产企业和民间官瓷研究机构,致力于官瓷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使开封官瓷行业整体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市场化的、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如今,伴随着全国各地的瓷器艺术复兴,北宋官窑也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陈连义的“私人订制”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1996年,风华正茂的陈连义从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毕业,踏上了到北京创业的路。8年来,事业的起起伏伏、生意场上的兴兴衰衰,让陈连义毅然回到开封,踏上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道路。 仿佛是冥冥中的约定一般,陈连义最终选择了官瓷艺术品。他希望用充满向往和求索的心灵,以内涵饱满而不张扬的表达,对这个城市生活朴实而温暖的期许。
“我们可以从北宋官瓷这些造型和装饰极为简约和单纯的瓷器上体味到一种纯粹的审美,一种尽善尽美的追求,看到了一个宋人的理想品格。” 陈连义说,其实这也是我的理想品格。 烧制北宋官瓷谈何容易,要在继承传统中萌发新芽更是难上加难。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否定,达不到烧制标准就打碎重来,陈连义执著地追求完美。一个不眠夏夜,但见炉火蒸腾,熊熊的烈焰映照着陈连义通红、兴奋的脸庞,汗珠顺着脸颊滚下,希望在热浪中升腾……终于,北宋官瓷在他的手中淬火新生。 《天工开物》有云,“播精而择粹”。“粹”就是极端纯净、没有丝毫杂质的米,背后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追求,更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毅力。这种工匠精神,自古至今,在中国劳动者的血脉里,从未缺席。
在官瓷艺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方面,陈连义注重继承北宋文化内涵、清静无为、内敛谦和的哲学理念,又不囿于官瓷形制的端庄大气、温润如玉,绝佳官瓷特征;他勇于悟道求索,大胆创新,注重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以儒释道深邃的哲学理念,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和超常的艺术创造才能,开发出了系列官瓷艺术品, 如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莲花如意”系列,蕴含“清正廉洁”主题的“焦桐尊”系列、“包公杯”系列、“青天养生杯”系列,反映强军梦思维的“精忠报国”系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伟人“系列作品等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意元素的官瓷作品,达到同类产品不易达到的艺术高度,令人眼前一亮。
“莲花如意”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是天人合一的诠释,是震撼人类灵魂的官瓷艺术品。她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方、釉色粉青、圆润如玉、攥之出油,神奇的紫口铁足、龟背片、鳝血纹,美轮美奂,并融入了中国先贤“满招损,谦受益”的民族和谐文化理念,寓意自然和谐、万物相生。该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并深受国内外雅士的推崇与称赞,被誉为“天人合一,和谐神品 ”。 “桐花尊”是以兰考焦桐的花瓣为蓝本,口径16cm、底径22cm、高8cm。器形桐花的五个花瓣代表了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五种精神。不仅具有鲜明的新时代文化艺术特征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当人民的好干部、好公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崇高的艺术境界。
(作者:岳蔚敏 责任编辑:康玉方)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