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古庙——比干庙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5/25 10:11:2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比干庙位于卫辉市城北7.5公里处。比干墓从周武王克而封,公元前1027年封墓,迄今已3000余年。比干庙因墓而建,墓祠合一,始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迄今1500多年,现存建筑多为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孝宗皇帝所建。
比干被称为“天下第一仁”,比干庙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被称为“天下第一庙”。庙宇宏敞,古朴壮观,主体建筑由神道、照壁、山门、二门、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书法、雕刻、建筑风格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为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林姓后代的祭谒圣地。
比干墓位于庙宇后端,传说,比干死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卷土成墓,将比干尸体掩埋于其中,人们称之为“天葬墓”。比干墓前有墓亭,墓亭置有石坊,上题“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墓碑上刻着“殷比干莫”,留款“至圣先师孔子书”,这就是世传孔子为比干墓剑刻的,碑上的“莫”字即“墓”字,比干墓冢形似小衫,高大空旷,野草青青,墓顶长满了空而无心的“没心菜”。
比干庙山门对面屹立着一座绿色琉璃瓦覆顶的高大影壁,影壁上镶嵌着由24块方砖烧制而成的绿色琉璃花卉。山门匾额为“殷太师庙”,此门有坊,上题“谏臣极则”,两侧有石联曰:“主德谏难回,当此亲离众叛,欲尽如微子去,箕子奴,无以激亿万人忠贞之气;臣心剖不死,即此血溅魂飞,且将以周日兴,殷日衰,上诉主君六七陟降之灵。”三门前竖立两只石狮,二门前竖立“朝天吼”。大殿为九脊殿,面阔5间,进深3间,拜殿面阔3间,另有一口明代大铁钟。庙宇内还有碑廊,最著名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吊殷比干墓文》碑、唐太宗的《贞观碑》。
与“天葬墓”“没心菜”同为比干庙奇观的还有“开心柏”。传说,古柏“呜呜”悲鸣,为比干喊冤,有的柏树自动开裂胸腹,甘愿将自己的心移入比干腹内,希望比干不死,被称为“开心柏”。
(作者: 责任编辑:康玉方)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