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汴京的夷山、蓬山和艮岳史话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4/2 9:17:2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一、花石纲和艮岳。
许多人知道花石纲,都是来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杨志在向梁山好汉们介绍自己的身世时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
花石纲是北宋时期主要是宋徽宗一朝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统治者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纲”是指一个运输单位,往往十艘船为一纲。古代习惯称运粮的为粮纲、运盐的为盐纲、运花石的当然称为花石纲。搜罗花石的地区有两淮、两广及福建、四川、浙江、山东、湖南等地,到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用船已有2400多艘。
花石纲最终营造成了艮岳,但二者并不能完全算一回事。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史料说明花石纲由来已久,小的朝代不说,汉唐时期喜爱营造皇家园林的皇帝并不鲜见,搜猎各地的奇花奇石异木异草那是肯定的,需用花石纲也是肯定的,就如同少不了粮纲、盐纲一样。就是到了宋代,早在宋真宗时期就已开了花石纲的先河,花石纲并非宋徽宗的发明创造。从北宋中期开始大兴官私园林营建之风,像延福宫、琼林苑等所置花石,皆为花石纲所供。特别是当朝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一大批官僚贵族的私人园林,也都是利用花石纲兴建起来的。
二、亡国和艮岳。
元人郝经有《龙德故宫怀古》一诗写道:
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
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从古至今,把艮岳和北宋亡国挂钩,把宋徽宗的花石之好、艺术之长视为北宋亡国之故,似是公论,但实在有失公道,不是科学的结论。
平心而论,无论视其积贫积弱也罢,视其重文轻武也罢,都是对宋代社会的一种偏见。赵宋王朝由于中华文明自身的积累,由于中国历史内在发展动力的进步,“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热眼看东方,北宋社会在全世界率先进入近代文明的拂晓时刻,此时的西方还处在漫长的中世纪沉睡之中,宋徽宗时期的中原文化举目全球也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艮岳就是一个繁荣昌盛之国民族智力、园艺水平、欣赏品位、国力强大的突出表现,并非亡国衰败的象征。今日的历史研究者不会接受那种石头亡国的肤浅之说,那么,怎么解释北宋王朝的灭亡呢?
古代学士如是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王夫之语)今日学者说:“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吴钩 语)也就是说古今学人都认为,北宋之灭亡是一种不正常的灭亡,套个俗话说是他杀,而不是自杀。继北宋后的金、元王朝,其从长城以北带来的铁骑制度使中国先进的历史文化发生了可悲的逆转。这才是北宋王朝亡国的最大原因、根本所在。有没有艮岳、有没有赵佶,中国历史悲壮的屈辱历程、中华民族的时代命运都会依然。
艮岳,对曾是北宋国都的今日开封来说,应该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2]
(作者:汴浚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