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名称由来与新郑有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2/27 10:36:0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带逃奔翟国见翟君说,隗后和自己被人误会,周王轻信,将王后贬入冷宫。翟君拨步骑五千,打败周军。襄王出逃。带进王城,假传太后之命,自立为王,以叔隗为王后。带知众心不服,恐生他变,与隗后移驻到温,王城内国事,委托周、召二公料理。
周襄王逃到氾,也就是我眼前这块地方。这是公元前636年。当时此地多竹而无公馆,一名竹川。襄王停车,借宿到一个农民的草堂内,然后写信派人通知各诸侯国。
当时最强的是晋国。晋文公重耳执政五年,改革开放卓有成效,GDP成倍增长。重耳接到天子求助的通知,问他舅狐偃,狐偃说:“好机会,晋该称霸了。”晋文公派一支部队围温,一支部队迎襄王于氾。
襄王回到王城,周、召二公迎之入朝。温人听说周王复位,杀了带的亲信。带忙携隗后登车,欲夺门出走翟国。守门军士不让走,带仗剑砍倒数人。晋国大将魏犨来到,大喝:“逆贼哪里去?”带道:“你放我出城,我给你钱。”
魏犨说:“别用糖衣炮弹腐蚀我了。”带大怒,挺剑刺来,被魏犨跃上其车,一刀砍了。军士擒隗后来见。魏犨说:“这种淫妇,留她何用!”命众军乱箭把这女人射成刺猬。
洛邑大街上,百姓携老扶幼,争来认识晋侯,叹道:“齐桓公复出!”周襄王见了晋文公,说:“叔,三克油。”
九十五年后,楚灵王在此筑城,因周襄王首居于此,故名襄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襄城县。虽然后来襄城曾改为郡,但襄城的名字从未更易。
如果不是新郑方面欺负周襄王,周襄王不会借翟兵报仇。
如果周襄王不借翟兵报仇,也就不会把叔隗封为皇后。
如果周襄王不引进叔隗,叔隗就不会和太叔带暗度陈仓。
如果叔隗不和太叔带行苟且之事,周襄王就不会逃到氾。
如果周襄王不逃到氾,这里以后就不会被称为襄城。所以,襄城县名称的由来与新郑有关。
其实,在这个故事中,真正值得称颂的是晋文公重耳。重耳的表哥狐射姑(后称贾季)是我们贾姓第二源头始祖,但我称颂他并不是因为他跟我有亲戚。
春秋五霸中,没有争议的其实只有两个人:齐桓公和晋文公。齐桓公并没有让楚国真正臣服,晋文公却实实在在折服了楚国。而这次勤王事件,就是他称霸的开始。晋文公在这次事件中,取得了人心,树立了威望,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2]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