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源于许昌的这条河流,为何以他的名字命名
源于许昌的这条河流,为何以他的名字命名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2/27 10:25:5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听罢枣祗慷慨激昂之辩,曹操深觉其屯田主张饱含远见,符合实际,宜于施行,但碍于众人力推“牛输谷法”,就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在许下,也就是当时的国都许昌,试行屯田。
    为支持人单势孤的枣祗大力实行屯田,曹操还专门下了一道命令,说安定国家的根本大计,在于强兵足食,过去秦国由于重视农业而统一全国,汉武帝因实行屯田政策而使西域边防巩固,这是前人留下的好经验。枣祗接受任命后,开始招募大批流民在许昌范围内试行屯田,史称“许下屯田”。
    枣祗将招募来的大批流民按军队模式编制班组,分设若干屯田集中点,实行统一管理,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开垦土地,收成按比例分成。
    枣祗利用早年做东阿县令时劝课农桑的经验,悉心指导耕播,他深知水利对农耕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屯田人多的优势,集中大量人力畜力,因势利导建成了集引灌排涝于一体的一条长长沟渠,也就是现在的枣祗河。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屯田第一年就得到“谷百万斛”,事实胜于雄辩,百官缄口。曹操于是下令所有郡县都设置田官,专门负责在属地内推行屯田,后来曹操又接受枣祗建议实行军队屯田。
    据《三国志·魏书·任峻传》记载,枣祗首倡屯田制后“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从此,曹操政权粮食丰足,再无粮食之忧,专心于扫平四方。
    公元198年,灭吕布,平定东面。
    公元199年,击破眭固,平定河内郡。
    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并于204年占据袁绍老巢邺城。
    公元206年,攻灭高干,平定并州。
    公元207年,攻破北方乌桓,管辖到现在的东北。
    公元211年,平定西凉而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形成事实上的三国鼎立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屯田制,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生产,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稳定下来。一方面为曹操提供了充足的食粮,稳定了军队,巩固了政权。另一方面,通过接收大量流民,使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大量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丰收的粮食,安定的环境安抚了民心,使属地人口大增,赢取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正是得益于屯田制的推行,有丰厚的人力物力做坚实基础,曹操才在群雄中崛起。
    屯田制不仅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千余年来,历朝都有不同程度仿效,直至今日也可在新疆建设兵团上见到痕迹,所以说枣祗“许下屯田”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5017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