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许慎文化薪火相传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1/2 15:50:5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12月23日是一个注定要写入许慎文化发展史的重大日子——河南省文字学会许慎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一场宣传、研究、推广许慎文化的盛会在沙澧大地隆重召开,部分全国知名语言文字专家,河南省有关高校负责人,河南省文字学会、许慎文化研究会会员以及许慎文化研究推广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许慎文化研究、开发和利用展开热烈讨论。
关键词一:里程碑 新步伐
“许慎文化研究会以团结河南省研究文字的工作者为宗旨,以继承与弘扬许慎文化和精神为己任,有利于加强和推进许慎文化与汉字学的研究,对河南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是一个新贡献。”不到200字的贺电,道出了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对此次盛会的肯定和赞许。
“在河南,北有甲骨文,南有《说文解字》。甲骨文和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汉字研究史上绕不过去的两座高山,也是河南宝贵的文化资源。甲骨文已经进入世界记忆名录,许慎和汉字学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许慎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蕴智表示,汉字学关涉我们从哪里来这个根本问题,但目前社会上仍然缺乏汉字学的通识教育,文字学人才也比较缺乏,期待文字工作者能够凝成一股力,把许慎文化研究会打造成国家级的学术平台。
对《说文解字》的研究,是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汉字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说文解字》一出,时人竞相征引。唐代被列入科举考试必考内容,渐成“说文学”;清代形成了以“说文四大家”为代表的《说文解字》研究高峰。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于安澜先生和时任训诂学研究会秘书长的许嘉璐先生等专家学者的推动下,我市召开了第一届许慎学术讨论会,后来相继成立了许慎研究会和许慎研究所,推动了许慎与“说文学”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许慎研究会一度中断,今天成立新的许慎文化研究会,既是与许慎研究会再续前缘,也是在许慎研究方面的内涵提升,在许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许慎纪念馆首任馆长陈满仓激动地对记者表示。
“河南省文字学会在漯河成立许慎文化研究会,将进一步促进省内外以及国际性的汉字学学术交流和汉字文化知识传播,推动中原汉字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对此次大会成立专程发来贺电。
许慎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有利于许慎文化在高校的宣传推广,也有利于整合高校资源,深入研究许慎文化,是漯河建设许慎文化研究中心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许慎文化与高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据了解,目前已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及中国孔子研究院等30家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许慎文化园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本次会议又吸引了河南工业大学等一批省内高校前来洽谈建立教学基地事宜。
关键词二: 汉字根 “小许慎”
“学习许慎,我们不仅是学习《说文解字》,更重要的是学习许慎的精神。”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在许慎文化研究座谈会上表示,各位专家学者要争做“小许慎”,加强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从根源上领略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我市在许慎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从以普及为目的的许慎文化园到以弘扬汉字文化为目的的许慎文化学院的建设,从1985年举办的全国首届许慎学术讨论会到2005年举办的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借助每次研讨会的召开,许慎文化得到积极推动和良好的发展。
如今,随着许慎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的深入开展,许慎文化在沙澧大地已深入人心、生根开花。每年清明节,我市相关部门都组织学生集体祭拜许慎;各学校组织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号召广大师生以圣贤为友;《说文解字》群英会、汉字听写大赛等,不断涌现出更多“小许慎”,还有《说文解字》进课堂等活动……种种现象表明,许慎文化正在广大市民中普及,许慎精神已被270万沙澧儿女薪火相传。
“学校专门为我们配备了全套《说文解字》,我校老师开展了小学低年级‘《说文解字》进课堂’的课题研究,研究出了演示法、联想法等6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汉字记忆方法,学生和家长都喜闻乐见。”郾城区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潘淑亚在河南省文字学会年会上表示。
源汇区许慎小学副校长左素华在会上表示,作为一所以“许慎”冠名的小学,对许慎文化最好的弘扬,就是要扎扎实实搞好汉字教学。为此,学校深入研究国内影响较大的一些识字教学改革,经过比较,依据许慎的“六书”,把“字理识字”作为该校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
“《说文解字》进课堂”活动的发起者——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潘玲珂告诉记者,“《说文解字》进课堂”设计了两种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随堂课和综合课。随堂课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为前提,在每节识字课中,有意识地选出一到三个字来进行专门的教学,宁缺毋滥。综合课一般要求在每学期上2到3节课。
他们的发言在与会专家学者中引发热议。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年福称赞“《说文解字》进课堂”形式新颖、成效明显;省社科院研究员齐航福认为,许慎小学在弘扬许慎文化方面作了很多尝试,《说文解字》从娃娃抓起,使汉字更有根基;郑州工业大学教授乔俊杰建议,字理教学要注重汉字形音义的统一,找寻字源,梳理流变,既不泥古又不要轻信误信;河南大学副教授门艺对漯河的许慎文化发展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下一步推进许慎文化发展的做法与设想。
关键词三:新愿景 新期待
23日上午,与会嘉宾参观了许慎文化园,对我市许慎文化建设,特别是“许学”文献资料中心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开好第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和建设中华字书博物馆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23日下午,与会人员围绕甲骨学、许慎与“说文”和汉语汉字文化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分组研讨,交流了新成果,促进了汉字文化新发展。
许慎文化研究永远在路上。
站在历史的节点,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许慎文化研究与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研究两者已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孝’字不就是一个小孩扶着一位老人吗?”源汇区许慎小学的“小许慎”们对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孝’字给出这样的理解。
“我犹为期待中国文字学会能与许慎文化研究会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以共同促进我国文字学研究的不断进步。”黄德宽的肺腑之言,既是此次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心声,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
在12月24日的省文字学会年会闭幕式上,王蕴智热情洋溢地表示,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字文化底蕴,我们对许慎文化要全方位进行研究,坚持研究与普及工作并重,爱汉字、爱许慎、爱国家,做许慎爱做想做但没有做完的事,为把河南建设成为汉字文化高地而努力。
“我们要接过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接力棒,争做许慎精神的践行者、许慎文化的发扬者、许慎研究的推动者,全面研究许慎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点做好许慎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让许慎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中国汉字文化名城添砖加瓦。”我市许慎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李华强满怀激情地说。
宏图已绘就,愿景犹可期。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南省文字学会许慎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将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再立新功!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