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吹出来的“神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9/29 9:06:2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传承中的“非遗”
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艺人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十分珍贵,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吹糖人艺人先将饴糖加热到适当温度,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蘸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虫鱼、人物百态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我吹一个糖人出来只要十几秒钟,然而为了这十几秒钟,我下了多大的功夫却没有人知道。”马谦堂说,“首先熬糖这一道工序就很有讲究,糖稀熬得不能稀也不能稠,温度更是要适宜,太热不成形、太冷吹不动。吹的时候,手捏、嘴吹、眼观、脑想,手脑并用,才能吹出栩栩如生的糖人来。”
2013年,他的吹糖人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并有自己的网站和博客等专门来宣传吹糖人这门技艺。在成功申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马谦堂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发愁的有两件事。第一就是糖人保存难。糖人薄而脆,稍微碰到就会碎掉,更大的问题是,糖人怕高温和潮湿天气,一旦温度过高、空气过于潮湿,糖人就容易化掉。如果有专家能帮助研制出一种材料,就像金属的防锈工艺那样,能给糖人喷上一种防高温防潮的材料,那就能大大提高糖人的保存度了。第二就是传承难。目前基本上是我们家的人在学这门技艺,外人也有感兴趣的,但常常都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一是没耐心,二是感觉不挣钱。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想办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马谦堂说。
马谦堂说,要想把传统技艺很好地保护、传承乃至发扬光大,文化产业应该走产业化道路。鉴于此,他愿意从最根本的人的要素抓起,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愿意学习吹糖人的爱好者,从而将吹糖人的技艺发扬光大。
[1][2]
(作者:马燕 责任编辑:12301-4)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