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环保 不得为官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8/7 10:25:33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太史里革得知消息后,非常愤怒,撕毁了渔网,大骂鲁宣公贪得无厌,从动物的繁殖规律说到先贤的环保训示,末了点题:夏季乃鱼虾繁殖季节,这个季节捕鱼,会让鱼虾断子绝孙,你的子孙后代就等着“吃瘪”吧!
鲁宣公的心理活动无人知晓,反正他面子上做得很到位:接受批评,深刻反省,夸里革骂得对。
鲁宣公是诸侯国国君,有权有势,他捕鱼顶多挨骂,平民可没这等特权。
周代的《伐崇令》里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管子·地数》里表述得更详细:“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破坏环境者,死罪!左脚越界砍左脚,右脚越界砍右脚!
洛阳是东周王城,在天子眼皮底下,你得老老实实的。
伯益知禽兽,环保靠虞官
有人说,周代的《伐崇令》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法令;也有人说,秦国的《田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法令。
《田律》里有条规定很新鲜:不是夏月,不准焚烧草木当肥料。
不知古时有没有雾霾?这条规定,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
古时监督落实环保条令的机构,叫“虞衡”。
据《史记》《历代职官表》等古籍里记载,远古时期的舜掌管天下后,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分设九官,其中的“虞”,类似于现在的环境保护部。
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工作表现相当出色。他发明了打水井,使饮用水源免受污染;他还是动物保护权威,所谓“伯益知禽兽”,他是动物的好朋友。
有学者认为,舜所设的“虞”,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机构,伯益是最早的环保机构行政长官。
此后历代大多设有类似“虞”的环保机构。唐、宋、明、清时期,朝廷均设有虞衡司,职责略有差异,但大体相近。
举报有专线,皇帝来监管
古人如此重视环保,跟认知有关。先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提出了“环保治国”的理念。
管子说了一句环保宣传语:“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不搞好环保,就不配为王。
唐中宗李显的老婆和女儿——韦后及安乐公主,奢侈无度,爱穿毛皮大衣、羽毛裙子,败坏了社会风气,洛阳的豪门贵妇争相效仿,珍禽异兽差点儿被捕绝。
他们的下场印证了管子的话:唐中宗被韦后毒死,韦后和安乐公主在宫廷政变中被杀。
宋代也发生过环保危机。宋仁宗在位时,达官贵人们好戴鹿皮暖帽——鹿胎冠。有需求就有杀戮,全国各地的鹿经历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
宋仁宗赵祯不得不下禁令:不许再戴鹿胎冠,严惩制作鹿胎冠的人,并在全国开通“举报热线”,举报有奖,鼓励人们举报违规者。
宋仁宗死后被葬在巩义的永昭陵,离洛阳很近。去那儿凭吊的后人,往往会咂摸那个“仁”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须有仁心,与万物和谐共处。
[1][2]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