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的万姓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5/6 16:09:27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万姓源于姬姓。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姬姓人“高”于毕,建立毕国,称为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公元前661年,晋国攻灭霍、耿、魏三国,毕万在战斗中立大功,晋献公便把魏国旧地(今山西芮城)作为封邑赐给他,命为大夫。晋献公死后,毕万家族势力强大,使魏国逐步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毕万的子孙遂以他的名“万”为姓。
万姓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名人。战国时齐国有万章,为孟轲第子。西汉末有万修,始为信都令,后封槐里侯。北魏有万安国,官至大将军、大司马。隋代有万宝常,音乐家,撰有《乐谱》。从唐朝开始,见于记载的万姓名人更多。他们大都活动在眉州(今四川眉县)、平江(今属湖南)、大冶(今属湖北)、越州(今浙江绍兴)、江州(今江西九江)等地。明清时期,万姓又逐步向河南、广西、广东、内蒙、山东、陕西、天津、福建泉州等地发展,有的还迁至海外,侨居印尼、新加坡等国家。由此可见其分布之广,繁衍之快。
据漯河市召陵区万庄民间现存万氏《宗族世谱》记载,其先主万佰川,字朝宗,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在大规模的移民中,携家人从山西到达螺湾隐澧之南,距城八里,择居姜栅(万庄前身)。此后,历经繁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为郾城县东的名门望族,人称“姜栅万”。其后裔。有一部分又先后移居以翟庄、冯庄、黄岗、大荆庄、杏树王、西坡李、五沟营(今属西平县)等周边地区。有的还远播于四川、新疆等地,异域繁衍。
万姓以“耕读传家”闻名乡里。明清时期,考取功名或被授予官职的达数十人,其中:第三世万惠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曾编纂《奇方纂要》一书。万国才在明末清初曾授业于太学(当时的最高学府),万应中为大学礼生,万昆、万定策入“翰林院”,万定一为登仕郎,万学礼任国子监司业(正五品),万明拳为清同治年间举人,等等。现代更是人才济济,名人倍出,漯河特等功臣、双汇集团卓越领航人万隆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