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推官欧阳修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4/19 10:28:04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次年春,这些工程相继竣工,西京留守府、临阛驿、大字院与南市周边的长寿寺东街、棠棣坊,形成环南市牡丹区。净垢院与相邻之铜驼坊、新潭、河南府儒学等,形成环新潭牡丹区。
谢绛、尹洙、欧阳修分别写了《临阛馆记》,欧阳修又写了《河南府重修使院记》《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游大字院记》《丛翠亭记》《非非堂记》《东斋记》等系列文章。
才子相伴访牡丹
钱惟演很欣赏欧阳修、尹洙、梅尧臣、苏舜钦这帮才俊,对他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有一次,他们到嵩山游玩,回到龙门驿时,下起了大雪。这时,钱惟演的使者赶到,带来了官厨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重要公务,你们不用着急回来,好好地在龙门赏雪吧。”
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春,寒食节前,钱惟演派苏舜钦到花山寺寻找一种奇特的红牡丹,将其移到洛阳。花山寺位于洛阳西部的岳山之巅,该山又名花山、花果山。苏舜钦到了三乡驿,恰遇从陕州回洛的欧阳修,他们相伴至花山寺。
他们看到花山寺牡丹园中杂草丛生,苏舜钦作《题花山寺壁》之诗劝僧人道:“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欧阳修作《花山寒食》道:“客路逢寒食,花山不见花。归心随北雁,先向洛阳家。”实际上,花山寺处于高山之巅,其牡丹要比洛阳城中晚开二十天以上。在寒食节,这里的牡丹正可以移植。
他们根据僧人的指点,选挖了一株牡丹,正准备下山,突然下起大雨,无法下山。欧阳修作《寒食值雨》道:“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凄。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油壁逢南陌,秋千出绿蹊。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最后一句“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写尽了“钱幕集团”对牡丹之珍重。
他们回洛后,将这株牡丹种在普明寺中。不久,此株牡丹开出奇异的红花,钱惟演将其定名为“岳山红”,成为洛阳牡丹的名品。
[1][2]
(作者:郑贞富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