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夜幕降临,息县龙湖公园宛如一颗镶嵌在淮水之畔的璀璨明珠。漫步于环湖健身步道与邻水栈道,目之所及,游人如织。湖面,粉嫩荷花次第绽放;岸边,垂柳依依,随风摇曳。水与绿的交相辉映,光与影的绚丽斑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生活画卷。
“谁能想到哟,这人人称赞的龙湖公园,以前就是一条臭水沟!”居住在龙湖公园附近多年的居民何艳艳,回忆起往昔的景象仍历历在目,“之前岸边是枯草败叶、断壁残垣,一片荒芜颓败之象。”
龙湖公园作为息县新老城区的分水岭,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届息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重新定义完善城市发展理念,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奋力谱写淮河这篇“水”文章,答好民生答卷。
息县位于淮河上游,绵延千里的淮河穿境而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让息县将水元素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血脉之中,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地“引水、用水、兴水”的城市蝶变之路。
“引水入城”,保障民生福祉。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息县将解决群众饮水安全置于优先地位,举全县之力推进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建成,彻底改写了息县城区供水紧张的历史。
特别是息县淮河城市供水工程的投入使用,全县日供水能力跃升至18.5万立方米,30万城区居民彻底告别了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历史,吃上了甘甜清冽的优质淮河水。
“以水润城”,优化空间布局。息县坚持以水为脉、以水润城,将城市水系治理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全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系。“塔园公园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塔园水域附近工作的市民王先生说,“以前这水域周边环境差得很,我们上下班都得捂着鼻子赶紧过。现在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成了我们茶余饭后遛弯、锻炼、钓鱼的好地方,天天都想来!”
塔园水系的华丽转身,是息县大力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四水同治”示范县建设项目的生动缩影。通过对城区内河、沟渠等“毛细血管”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和生态廊道修复,息县正一步步实现了“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生态愿景。
今年6月,息县正式启动了息县护城河治理,通过疏浚河道、修复生态,让古老的息州又恢复了昔日风采:谯楼古城庄严威武,古老护城河围城而绕,城市空间疏密有致,水源生态灵动自然,与息县“母亲河”——淮河遥相呼应、互联互通,形成了“一河引领、多水环绕、水清岸绿、城水相依”的独特城市风貌。
“以水兴城”,激活发展动能。水不仅是生态之基,更是兴城之要,息县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在淮河闾河口港瑞航船舶制造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地进行切割、焊接、打磨、吊装,在规定时间内把船检修完,确保下水安全。
“我们公司去年产值就突破3亿元,下水船舶吨位90000吨以上,所造船型是河南省内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船型之一。船长88米,型宽16.2米,型深6.2米,可搭载标箱260箱。”息县瑞航船舶有限公司厂长郑献柱说。闾河口港占地面积约423亩,总投资4.5亿元。港口设计年通货能力351万吨,可辐射河南、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
“展望未来,息县的腾飞之路正越走越宽!”息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春表示,“息县正以其前所未有的便捷交通、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向四海宾朋、八方客商敞开怀抱。我们热忱欢迎大家与息县同行,共绘更加壮阔的发展新篇!”
有关时光旅行的故事,总能引发人们津…[详情]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