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开封与中国稻谷文化
开封与中国稻谷文化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4/19 9:33:21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而炎帝建都、周弃生活均世代传承于古开封地区。据清代潘振注《逸周书·尝麦解》记载:“赤帝,指神农九世孙帝榆罔也,居空桑。”周人先祖弃也是如此。尧、舜二帝时期,任命禹作司空,主管水土;任命契(阏伯)作司徒,主管五教;任命皋陶管理五刑;任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后稷协助大禹成功治理莨荡渠即鸿(洪)沟之鸿(洪)水患灾后,又负责在河南原阳、中牟、开封、兰考的莨荡渠即鸿(洪)沟流域,教民耕种稻子等五谷。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粟”:“嘉种不绝,蒸民乃粒,禹稷之功也。”所以,当地至今仍延续着种植稻子的农耕文化传承,而且河南原阳、开封杜良大米驰名国内外。
    据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晋时期著名训诂学家郭璞注:“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也。”“天下之中”,即都广之野,或称天地之中、地中央等,与中央黄帝建都的开封大梁天地之中同地。战国哲学家庄周《庄子·至乐》认为:“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汉代纬书《河图括地象》记载:“昆仑者,地之中也。”北宋史学家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五十八》也记载:唐“开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北距横野,中得浚仪之岳台,应南北弦,居地之中”。说明后稷下葬地,与中央黄帝休息居住的昆仑、地之中同在开封古浚仪一地。
    后稷和元妃姞的居住地,本在河南延津一带,古称“胙城”“南燕”等,是黄帝最早胙土封氏之地。古南燕国的始祖姞伯鯈,是居住开封北部轩辕黄帝初封的“姞”姓裔孙,国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22.5公里处,小地名“城上”。据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南燕国为姞姓,其地亦即燕县是也(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后改为吉。中国最早的国别史《国语·晋语四》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说明“姞”姓为黄帝二十五宗子中的一个。
    西周初期,“南燕”也称“燕然之山”。据战国时期魏国大梁编撰竹简《穆天子传·卷一》记载:“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劳用束帛加璧,先白□,天子使祭父受之。癸丑,天子大朝于燕然之山、河水之阿,乃命井利、梁固聿将六师。”穆天子就是西周穆王。周穆王大会诸侯群臣的“燕然之山”,也称弇山、兖山、奄山、燕山,是上古时期的济水,也是兖水、沇水、弇水的上游;“祭父”,为西周祭国公谋父,封地祭国在今郑州祭城乡祭城村。“燕然之山”,在河南辉县“孟门”“共工城”的东南部直线约50公里处,后称“南燕”,是周人先祖后稷、姞妃居住地,也是西周穆王东巡中原昆仑山时朝会诸侯、祭河祭祖之地。
    春秋史官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也记载:“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说明后稷与元妃姞本在开封西北部莨荡渠、鸿沟、济水流域的原阳、延津一带古南燕国居住,与黄帝、嫘祖成婚、生子的战国魏国大梁,即开封同地。故唐代王鹳《广黄帝本记》、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南宋《轩辕黄帝传》、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清代《辞源》均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己也。”黄帝元妃嫘祖,也称蚕神娘娘、织机女神,是中国养蚕抽丝、纺织丝绸、制作衣裳的创始人。可以说开封古大梁也是中国最早丝绸文化的发源地和丝绸之路的起始点。
    夏代中期,夏王杼等六世建都开封老丘约200多年。此时,后稷子孙不窋氏族一直世袭夏朝农师,即田正官。夏王孔甲称王建都西河(今安阳汤阴)后,好鬼神,事淫乱,废农业,昏庸残暴。田正不窋被迫逆河而上,迁徙到甘肃庆阳一带,成为后来周人居住陕西邠县、岐山、丰镐,进而重返中原,卜宅洛邑,建东都成周的历史原因。
    因此,汉代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禹乃遂与(伯)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文中“鸿水”,就是泛滥于上古中国的洪水,也是流经开封地区的鸿(洪)沟之水。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龙蛇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又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中国”,就是上古时期鸿(洪)沟之水、即洪(鸿)水、汴水流经的魏国大梁,今开封地区。据清代《开封府志·卷十一学校》引明朝都御史章焕记载:“余涉禹迹(指夏禹治水,足迹所走中国之地),按舆(疆域)图,知豫为九州之中,祥符又豫州之中,祥符虽一邑,藩省置焉。内环八郡,外络八州,实天下枢也。”又记载:“今祥符中国之中。”
(作者:韩鹏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留守推官欧阳修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