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扰扰的牛李党争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4/18 11:28:19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李商隐“背叛”牛党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在办完令狐楚的丧事后,应邀入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并娶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很多人认为,王茂元属于李党,李商隐成了他的女婿,也就成了李党的人。
事实真是这样吗?从古至今,人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有人说李商隐是在牛党和李党的夹缝中求生存,受到两党排挤,因此郁郁不得志。也有人说他只是“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纵观王茂元的一生,作为地方节度使,他并没有明显地参与党争。
比如公元841年,李党的代表人物李德裕大权在握,牛党的代表人物李宗闵在洛阳担任闲职。就在这时候,王茂元让李商隐起草给李宗闵写了两封信,对他当年提拔自己表示感谢,同时对他的被贬表示同情。
王茂元并非李党人,因此,李商隐娶王氏为妻,也算不上背叛牛党。他被卷入“牛李党争”,也许从公开支持李德裕开始。
3 他称李德裕
为“万古良相”
公元820年,唐穆宗即位,李德裕被选为翰林学士。他和文笔出众的元稹、李绅一起,被称为翰林学士院“三俊”。
唐穆宗在位只有短短数年,李德裕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唐穆宗就去世了。之后,少年天子唐敬宗在位3年,公元826年又换成了唐文宗。此时阉党掌权,皇帝几成傀儡,投靠阉党的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得势,李德裕被排挤出学士院,先后出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等职。
公元833年,唐文宗看到李德裕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干,先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不久又升其为宰相。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多,他就听信谗言,将李德裕外放为镇海节度使。直到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炎即位,李德裕才第二次入朝拜相,这一次,他任宰相近6年。
李德裕锐意进取,主张削弱藩镇,压制阉党,革除朝廷的种种弊端,这与因循守旧的牛党形成尖锐对立。牛党的人紧盯着李德裕,一心找机会对他落井下石。
公元846年秋,唐武宗病重,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李德裕被禁止面见唐武宗,随后一道诏书从宫中传出,阉党拥立了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即位第二天,李德裕就被罢了相。他先被流放到荆南,后被放逐到潮州,公元848年又被贬至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大林乡附近)。值得一提的是,白敏中接替李德裕任了宰相。他本是李德裕举荐给唐武宗的,此时也参与了罗织罪名的活动,最终将这个提携过自己的人置于死地。
李商隐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对李党的失败深表同情,并毫无顾忌地称李德裕为“万古良相”。可想而知,得势的牛党对他不会客气。
公元850年,64岁的李德裕凄凉地病死在崖州。其子李烨历尽千辛万苦,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将他的遗体运回洛阳安葬。李商隐呢?他已无心追求仕途的成功,在做了两三年盐铁推官后,回到家乡闲居,于公元859年去世。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崔珏(jué)《哭李商隐》中的诗句,作为李商隐的好友,他对李商隐的一生作了如此评价。
[1][2]
(作者:张广英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