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曾任北宋仁宗年间的洛阳留守推官,在任职的三年中他与洛阳牡丹结下了不解奇缘,从而写下了流传百代的《洛阳牡丹记》——我国现存的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著。它介绍了当时洛阳牡丹的花品、栽培技术及观赏风俗,涉及各地的牡丹,对于牡丹的传播发展和后世的传承研究,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欧阳修是宋代的伟大文学家,并不是园艺家,更不是牡丹学者,他怎么会写一部牡丹专著?欧阳修在自己的诗中说:“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这可能是他给的解释。
阴差阳错未赏牡丹
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欧阳修被任为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他早就听说了洛阳牡丹,很想前来观赏,于是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洛阳,很想马上看到牡丹,可偏偏不凑巧,他就是迟迟不能尽情地观赏牡丹。
欧阳修第一年来洛阳时已是晚春,这一年牡丹花开得早,他跑遍牡丹名园也没见到盛开的牡丹,只好等待来年。结果,第二年牡丹花开时好友邀他出游,第三年春妻子病故,无心赏花,第四年春牡丹尚未花开,他三年的留守推官任期届满不得不解职而去……
欧阳修在洛阳的三年四春,真是阴差阳错,一次也没尽情地观赏到牡丹,只见了一次晚开、一次早开的牡丹。即便如此,他已亲身感受到牡丹的“不胜其丽”。洛阳牡丹的绝丽和洛阳人对牡丹的至爱,使欧阳修心中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写一篇《洛阳牡丹记》。于是,他开始遍访民间花圃、花农,了解牡丹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品种、花期及赏花习俗,搜集洛阳牡丹的各种资料。
“梦中赏牡丹”
人世间万事难料,也许正是欧阳修曲折的经历,抑或他对洛阳牡丹断肠般的真情,感动了牡丹仙子。传说,就在欧阳修要离开洛阳的前一天晚上,牡丹仙子来到了他的面前,从而留下了一段“梦中赏牡丹”的千古佳话。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