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庄怀梆:乡戏润土百年歌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4/11 9:31:1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孔庄位于辉县市、获嘉县、修武县交界处,怀梆戏自清朝道光年间从怀庆府(府址在今沁阳市)流传到当地,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怀梆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唱词内容多是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及当地民俗民情。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剧情曲折,激昂豪放,深受豫西北一带群众的喜爱。
每到年节演出时,四邻八村的乡亲们自发地聚集到孔庄,观众多达一两千人,痴迷时鸦雀无声,高潮时掌声雷动,剧终时恋恋不舍。村庄农户,田间地头到处回响着老怀梆。乡亲们都能随时哼唱,可见怀梆戏早已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扎根于百姓心中。
“卖房当地,要看怀梆戏”“担蒜卖姜,要看老怀梆”,这是乡亲们对怀梆戏的如痴如狂,怀梆的“草根”属性表露无遗。
孔庄怀梆戏主要有《桃花庵》《双头驴》《对花枪》《赶秦三》《五凤岭》《樊梨花征西》等近30个剧目。剧团曾多次参加展演且屡次获奖,从1983年起,在辉县市文艺汇演比赛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还赴外地巡演60多场,范围涉及获嘉县、新乡县和焦作市的修武县、武陟县、马村区等。
名演员对一个剧种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孔庄怀梆从民国初至今已传承了四代艺人,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艺人。现年80岁的小生刘玉光,从15岁跑龙套到演主角,至今从艺60多年。他饰演过秦三、李怀玉、薛丁山等主角,尤其是《赶秦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花旦安道香唱腔悠扬,婉转清亮,饰演的《桃花庵》窦氏夫人堪为经典;刀马旦刘凤英饰演的薛金莲、武月英、柴郡主等角色扮相俊美,技艺娴熟,深受群众喜爱。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怀梆剧专业演出队伍力量愈显薄弱,民间业余演艺人员日渐减少,逐渐走向衰落,1995年孔庄怀梆戏停止演出。高中退休教师刘纪新目睹此状,深感不安,抱着对怀梆戏曲的极大热忱,多方奔走呼吁,村集体去年春节前投资1万元后,他个人又出资3000元,投入剧团建设。村民刘现明自备餐具,承担演出所用水电费,并提供仓库和场地。剧团演员日夜排练,克服困难,无偿演出,终于在今年元宵节前演戏3天6场,时隔20多年,再次让乡亲们看上了久违的怀梆戏,深受群众好评。
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加强该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变革的形势下,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从速采取措施加以发掘、抢救和保护。孔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子永说:“我们正准备把怀梆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希望上级部门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管理上完善,让怀梆这个稀有剧种发展壮大,进一步传承文化艺术,繁荣地方文化生活。”
一方水土养一种独具特色的戏曲,怀梆令乡亲们如痴如狂,是因怀梆艺人忠实表达了农家人的情感,让乡亲们品咂出故土情结和桑梓趣味。怀庆府独特的民俗成就了孔庄怀梆慷慨激昂、粗犷奔放的特色,它像一坛老酒,绵延醉人;它像一曲老歌,韵味无穷,百余年来一直回响在豫北大地,活在乡亲们的心里。
(作者: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